【特朗普上任1周年】爱玩Twitter的总统 细数专属关键词(下)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话题不绝,无疑是过去一年最吸睛的人,即使是不太热衷国际政治的普通香港市民,想必也对他深感兴趣,知道这位总统是个不折不扣的“戏精”。如今特朗普执政刚满一年,我们透过数个关键词,回顾一年来较受港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位白宫之主。

#女性

“总统的品格十分关键,他是否有能力任用最好及最明智的人亦然……假如你单凭外表来评价占总人口一半的女性,便不可能做到任人唯才。”美国女权律师及作家菲利波维克(Jill Filipovic)在2016年5月撰文,批评当时已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屡遭传媒揭发曾经侮辱女性的特朗普。

尽管不少女性出来指证特朗普,后者还是顺利胜出大选。由于声名狼藉,特朗普上任当日便遇到史无前例的大型游行,美国以至全球多处都有示威活动,抗议这名不尊重女性的新总统。

特朗普就职当日,即引来大批女性示威抗议。(网上图片)

一个人对特定群体的看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特朗普过去一年的表现正好留下注脚。例如,他在Twitter炮轰曾在节目上批评过他的MSNBC女主持米嘉布热津斯基(Mika Brzezinski),揶揄后者因拉脸皮而导致严重出血,是“低能疯妇”。特朗普去年7月到访巴黎时,竟在公开活动上对法国第一夫人特罗尼厄(Brigitte Trogneux)评头品足,称赞对方“身材很好”, 招致批评。

与不少发达国家一样,美国女性长期面对同工不同酬、企业及政府部门高级职位由男性垄断等问题。因此,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有望打破阻碍女性上向流动的“玻璃天花板”时,美国以至全球女性一度感到激动,希望她的当选有助促进两性平等。随著特朗普当选并上台执政,“期望落差”难免令她们沮丧。

一方面,特朗普对待女性的态度备受非议,另一方面,她却愿意起用女性出任要职。现时24名内阁级别官员中便有5名女性,包括本身是亚裔移民后裔的运输部长赵小兰和驻联合国大使黑利(Nikki Haley)。特朗普麾下女性阁员人数,超过前总统乔治布什上任时的4人,但少于奥巴马时的7人。

特朗普竞选时,黑利(右)曾多番批评对方,她后来获特朗普任命为驻联合国大使。(资料图片)

#股市

“由2016年11月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18589点,升至今日(2018年1月5日)的25075点,创历史新高……过去5周激增1000点,打破史上最快上升1000点的纪录……”与民意支持度持续下滑不同,由特朗普当选至今,香港人一直关注的美国股市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华尔街分析员相信,这是源于特朗普承诺增加基建开支及推行税务改革,有助刺激美国企业盈利。

对此,特朗普高傲地自夸,将之视为一大政绩,其支持者也将股市作为肯定这位总统的原因。然而,正如有不少人质疑税改只是有利富人一样,股市上扬是否意味著国民收入的提高?股市高企又是否象征美国经济的兴旺?这究竟是巅峰,抑或是泡沫?

#中美关系

“中国用来摧毁我们企业的单一最大武器,就是货币贬值”、“上任首天便会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中国既非盟友亦非朋友,他们想击败我们,夺取我们的国家”、“不能容忍中国(在经贸上)继续强奸美国,中国是史上最大盗贼”……

不难看出,特朗普念兹在兹正是对华贸易不均。基于上述竞选语言,一些香港及大陆媒体曾经担忧,一旦强调“美国优先”、主打民粹政纲的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战是无可避免。

中美仍有不少贸易纠纷有待解决,图为中国制钢材。(VCG)

然而,单从过去一年的事实来看,情况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两国必须维持良好、或者起码不差的关系,否则难以在朝鲜核危机等问题上合作;两国在贸易上互相依赖,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可控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大规模贸易战却是无法想像的。

“我不怪责中国,毕竟,谁能怪责一个国家为了本国民众利益,去占另一个国家便宜?我为中国鼓掌。”特朗普去年11月首度访华时,说出这番毫无火药味的话,姿态之低恰与其访华前的强硬言论形成强烈对比。

在三日访华行程中,特朗普给外界的观感是有求于中国,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是从容不迫,美中呈现此消彼长之势。最终,双方签订逾25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自诩“交易能手”的特朗普总算能向选民交代。上述协议既有利美国扩大对华出口,带动美国就业,也有利中方进口技术、设备和产品,体现“双向互利、大体平衡”。

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达成涉及2,53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路透社)

除了经贸,特朗普政府在涉华国安政策亦有动作。例如,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去年10月曾抛出“印太”(Indo-Pacific)安全战略概念,声言美国应该与同为民主国家的印度合作制衡中国;而在12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甚至把中国列为挑战美国的“修正主义强国”。

问题是,不论是“印太”战略,还是国安战略报告,俨如“ 湿水炮仗”--特朗普访华后在越南出席APEC会议期间,外界原以为他会阐述“印太”战略的内涵,怎料却把经贸扣连起来,几乎没有释放在战略层面制衡中国的讯息;国安战略报告的主题虽与美国传统外交观相符,但特朗普亲身作出解释时,却发表与文件主题相悖的言论。显然,美国对华国安政策并未理顺。

#火箭人vs 狂人

说到特朗普,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他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隔空对骂。一提起“金将军”,港人总会嘲笑其发型和身型,内地人更特意为他起了一个诨号“三胖”,金正恩仿佛只是一个笑话。特朗普显然也没有把他放在眼内--他去年1月4日在Twitter写道:“金正恩刚刚说(指新年贺辞),他们快要造出能打倒美国本土的核武器,这绝不可能发生。”

一年过去,意想不到的事成为事实,朝鲜借着屡次试射导弹和“氢弹”试验,毫无悬念地晋身核武俱乐部,据报甚至发展出可攻击美国本土的导弹实力。在今年的新年贺辞中,这位被特朗普称为“火箭人”的领导人自信满满,声言朝鲜“已完成核武大业”、“已要求大规模生产核武及导弹”。金正恩由一名遭到戏谑的胖子,一跃成为国际风云人物,不少媒体都承认他比特朗普更会玩、更具政治手腕。

相比朝鲜拥核,更令人捏一把冷汗的似乎是特朗普“小学鸡”式应对手法。去年8月,他扬言会以“前所未见的怒火与武力”应对挑衅;金正恩今年年初警告美国,发射核武的按钮就在他的桌上,特朗普不但未有冷静下来,反而参与这场不必要的口水战,声称自己的核按钮比金正恩的大,“而且我的按钮是‘按得着的。’”

可是,这个月特朗普又表示愿意与金正恩做朋友,与他以前扬言动武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回想蒂勒森去年年底曾抛出橄榄枝,表明愿与朝鲜展开没有前提的谈判,旋即遭白宫否认,在外界看来,这似乎都是特朗普政府在朝鲜问题上举棋未定的表现。

值得留意的是,朝鲜已答应派员参加下月在韩国举行的平昌冬奥,美韩亦同意在期间暂停军演,协助纾缓半岛紧张局势。不过,假如美韩4月重新进行军事演习,半岛局势可能重返原点。朝鲜态势如何发展,既取决于特朗普口中的“火箭人”,还取决于“狂人”本身。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