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开出心水题目资助写论文 多名法律教授没申报 惹折腰忧虑

撰文: 陈奕谦
出版:更新:

Google在美国资助多名法律教授从事研究,撰写论文,部份成果更加用来与政府规管部门周旋,为Google辩护。《华尔街日报》揭发不少教授与Google关系密切,更有人在论文之中没有申报利益关系。

Google的业务广泛,由搜寻器、地图、论文资料库等都有,不时惹上官非。(美联社)

Google的法律部门向来忙碌。收集用户资料是否合法?搜寻器找到新闻报道是否可以?垄断、侵权的官司不断,对手由用户、同业到监管当局都有。除了聘请律师辩护之外,有时学术论文也能派上用场,捍卫公司合法合理。

不过,美国一个关注组织指出Google最少在过去十年之间,资助学者撰写论文过百篇,当中不少都在为Google辩护,更有学者来自哈佛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等知名学府。《华尔街日报》向多间大学的法律教授申索公开资料,取得大量电邮,找出他们与Google的关系。

 没申报资助 学者认疏忽

一名Google前员工向《华尔街日报》透露,Google在首都华盛顿设了专人,他们会开出想要的研究题目、论文撮要及列明金额,寻找有意接受资助的学者。

例如伊利诺大学的法律教授希尔德(Paul Heald),曾经收了Google资助1.9万美元(15万港元),写一篇关于版权法的学术论文,在2012年刊登。文中他没有申报利益,但在回应《华尔街日报》查询时,希尔德解释只是一不小心,强调Google的资助没有任何条件,没有影响学术自主。

噢,我没有申报,太差了。那只是一时疏忽。
伊利诺大学的法律教授希尔德
《华尔街日报》披露了Google如何资助法律教授写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

 Google过目初稿 可指点研究

电邮中可见,Google最少自2009年起已经资助了约100份论文探讨法律和政策规管,多数刊登在学术期刊。他们的角色甚至非常进取,可以预先过目论文。例如在2010年资助当时的史丹福大学研究员卡洛(Ryan Calo),写的是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Google不但收到初稿,可以反过来给卡洛意见,还主动安排卡洛接受传媒访问,宣扬论文的观点。

同一年,德赛(Deven Desai)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员,他当时更加受薪协助Google寻找知识产权方面的学者。德赛透露,Google在那两年花了200万美元(1560万港元),每次出手由2万至15万不等。Google资助得很小心,每一次都明言不带条件,只称之为“餽赠”。

 Google援引论文与当局周旋

教授发表了论文之后,Google不时也会拿来作理据,支持他们的生意合法合理。例如在2012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指控Google垄断,公司的代表律师去信回复委员会主席时,援引了他们有份资助的学术论文。

Google解释,他们虽然资助研究,但不会干预学术自主。“甚至早在创立Google之时,已经是来自史丹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我们一直与大学和研究单位紧密合作,向来重视他们的独立自主和操守。”

由计算机科学到政策议题,包括版权、言论自由、监控等,我们都乐于支持学者研究,壮大支持网上开放世界的声音。
Google
Google资助法律学者写论文的金额数以万计,但强调只是餽赠,不带任何条件。(Getty Images)

 即使申报资助 亦可影响观感

学术研究时有资助,较为“踩界”的事例要数气候研究。美国的社会学教授布鲁尔(Robert J. Brulle)在2013年指出,埃克森美孚和科氏工业透过基金,大规模间接资助学术研究,质疑气氛暖化,塑造舆论。

收了资助而不申报,固然惹人质疑。但即使申报了,亦有学者认为不可取。研究垄断法的密歇根大学教授克兰(Daniel Crane)也曾经遇过Google,对方提出资助他写论文,谈网络搜寻器是否合符规例。不过克兰拒绝了,认为最少在观感上影响中立形象。

金钱当然好,但它会影响学术研究的中立性……若果我阅读一份学术论文,看到它申报收了相关人士的利益,自然不会尽信。
密歇根大学的法律教授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