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炼成科技巨兽 成人礼后的Google 是否仍为人所爱?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指控Google垄断搜索结果为由,向Google处以24.2亿欧元罚款(约212亿港元),成为欧盟史上最大的单一罚单。
矽谷科技企业Google由1998年成立至今短短19年,由一个搜寻网站,跃身成全球最值钱的公司,总值达6700亿美元(逾5万亿港元)。服务无孔不入,掌握我们大量资讯,有关Google侵犯私隐、避税的争议不绝于耳,昔日耳熟能详的座右铭“Don’t be evil”(不作恶),已随着Google重整作更大型的Alphabet不再存在。
踏入千禧世代之际,互联网资讯越来越多,搜寻器成为人们寻找资讯的好帮手,那时面世不久的Google好像一只金蛋,人们用它搜寻得愈多,它就越理解人的需要,搜寻服务也愈见精准,广告及各种收益随之以来。2004年Google在纳斯达克上市,这间公司才满6岁,使命是“整合全球资讯,供全人类使用及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那时的Google还单纯得像孩子,服务方针是为方便人类。
相关文章:Google搜寻偏袒自家购物服务 欧盟罚212.4亿史上最高
除了创办人的佩奇(Larry Page)与布林(Sergey Brin),自2001年出任CEO的施密特(Eric Schmidt),同样是Google的灵魂人物。在施密特执掌Google的十年,Google成长速度惊人,主要收购都是在这些年间进行。凭大规模开拓搜寻器、电邮、地图等基础业务,Google口袋的钱愈来愈多,也开始变成“购物狂”,收购了多达180间公司,重中之重包括收购美国电子公司Motorola及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集各家之大成,Google涉猎的范围由上太空,至探索人类生命都有。大多数人都会觉得Google不少功能都很酷,街景让你足不出户看尽世界。
延伸阅读:捍卫欧盟公平竞争 丹麦铁娘子鲜为人知的一面:开会织大象
Creepy与否 一线之差
在加州一个小车房作基地起家,Google在施密特手上再由一间矽谷企业,变成全球性的科技王国,有人形容这位CEO是Google的黑魔王,近几年不少人都质疑,Google是否已踏上成魔之路?Google近年牵涉最大的一宗私隐争议,包括2010年被揭街景车擅自收集民居的WiFi数据。施密特同年在访问提到,Google的政策方针是挑战那条令人毛骨悚然的底线(creepy line),而不越过它。怎样算是让人毛骨悚然呢?他笑说,以今时今日的科技而言,在人脑内植入芯片算是越过creepy line。
如果有人很懂你,你心里想要什么不用说出来他便知道,感觉本应是很窝心,但如果懂你的不是人,是Google呢?
“圣诞老人现在为Google打工。”InfoWorld专栏这个比喻颇贴切,Google从你电邮帐户、看YouTube习惯及搜寻纪录,掌握你所需所爱,在你毋须输入的情况下,Google知道你身在何方,到过哪里,或多或少也猜到你在想什么。这样越过了creepy line吗?的确见人见智。
延伸阅读:欧盟指Google违竞争法 跨大西洋科网保卫战一触即发
与苹果交恶 乔布斯斥Android是贼赃
iPhone在2007年率先以智能电话的姿态面世,数个月后Android手机系统也随即推出。本来专研发电脑的苹果公司,与靠搜寻器起家的Google没有直接利益冲突,2006年至2009年施密特兼任苹果公司董事,iPhone推出两年前,事有凑巧,Google收购了Android。
Android面世后,苹果已故行政总裁乔布斯一直指摘Google盗取了iOS系统的概念研发Android,二人关系变酸。施密特不久后也因利益冲突问题,正式辞任苹果公司董事。施密特曾讲过,两位创办人收购什么公司有时是成事后才告知他,包括Android,但外界认为当时苹果正开发iPhone并制定销售部署,施密特根本一早应该退出苹果董事局。
Android目前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达八成,iPhone只约两成,在市场占有率远被前者抛离。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便指,当年乔布斯的确对Google怒火中烧,甚至说过即使要用尽最后一口气,耗尽苹果公司户口的一分一毫,也要摧毁Android,“因这是一件贼赃,即使要打核战我也愿意。”但乔布斯死后,Google一直淡化与苹果的冲突,施密特甚至坦言视已故乔布斯为英雄,外界对施密特这说法不以为然。
不学“愤怒的微软” 和解避诉讼
Google与另一对手微软,也有微妙的关系。微软早早冒起,作为后辈的Google似乎从其身上获利良多,就是跟着相反方向走。微软每项软件跟你计足收费,Google就样样免费;微软的产品正经又沉闷,Google设计则是满有趣味;面对管制机关的反垄断诉讼,微软一定强硬奉陪,Google却主张和解。
大众的印象中Google是爱和平的,事实上这是施密特聪明的一著,在Google眼中,微软是一间很愤怒的公司,在过去4年,欧盟委员针对微软及Google的调查,前者最终迎来三宗官司,后者却获得三次和解谈判。事实上,欧盟委员会自1970年代起,从未试过在任何一宗反垄断诉讼中落败。前车可鉴,微软与欧盟2011年结束长达十年的反垄断诉讼,结果仍被罚超过22亿欧元(逾195亿港元),是全球庭外和解案件赔偿额的一倍,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在企业管理中,庭外和解可能只是算盘上更为化算。在顶尖的工程师眼中,Google在这方面声誉犹胜微软,更愿意加盟。
阿桑奇:Google操作充满政治元素
Google电邮服务Gmail在今年二月录得的每月活跃用户,数目突破10亿,全球几乎每7个人就有1人使用Gmail,Google掌握全球民众个人资料之多,并不难想像。2014年,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出版《当Google遇上维基解密》(When Google Met Wikileaks)一书批评Google一直暗中协助美国政府监控,有如私营版的国家安全局(NSA),他写道:“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网络巨擘,把自己包装得充满趣味与人性,但Google不如外人所见,它的操作充满政治元素。”
阿桑奇提及的是“数码殖民”(Digital Colonialism),大企业在国家支持下在全球进行任务。他认为,Google比18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更加可恶,因Google在掩饰其政治角色,一直否认与美国政府之间千丝万缕关系及合作。阿桑奇在2011年曾与施密特秘密会面,就Google操控大量民众个人资讯的问题激辩,阿桑奇形容施密特俨如外长般,四出会见各国领袖。一如以往,施密特否认Google与NSA合作,反指阿桑奇是偏执狂。
2016年巴拿马文件揭露大量人物及企业开设离岸公司收藏财富,Google作为一家庞大的国际企业,在全球多处都卷入避税争议。早在2011年左右,Google已被揭将数十亿美元计的收入,转到百慕达多间子公司的帐户,令税额大减一半。施密特坚称公司缴税甚多,是遵照法律缴税,又大剌剌地称这正是资本主义,对公司的财政架构感骄傲。英国、法国及意大利等近年对Google穷追不舍,密密调查其收入及税额,追讨款项。
设Alphabet母公司洗底? 弃用“不作恶”
佩奇与布林提出Don’t be evil这句座右铭,希望公司遵守企业道德,施密特最初加盟Google时,却认为这句说话极之荒谬,不过他又指员工开会商讨工作时,若然认为计划“太邪恶”也会叫停,故这句座右铭也能发挥作用。施密特在2010年起离任Google CEO,Google前年重组成立的母公司Alphabet,由施密特当行政主席。新架构下,只有YouTube、搜索、地图、Android等主体业务仍属Google名下。Google实验室X、智能家居公司Nest、研究人类衰老问的公司Calico等,现时都拨归Alphabet旗下。分析认为,重组架构可令Google这个品牌的威胁性减低。
Alphabet在2015年公开的员工守则,“Don’t be evil”已经绝迹,“Do the right thing”(做对的事)已成为了新的训言,甚么是对的事,这似乎比不作恶来得更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