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观察】方方日记:中国抗疫宏大叙事不可少的一环

撰文: 余一竹
出版:更新:

方方日记的英文版(Wuhan Diary)和德文版即将在国外出版的消息,引起中国国内的一片反对声浪,即便不少曾经力挺方方的人也开始动摇立场。方方日记,作为中国抗疫宏大叙事不可少的一环,即便在国外出版争议不休,但理应尽快在中国国内出版。

人们反对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无疑是认为方方日记中的太多记录,描述的是中国疫情期间的阴暗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和代表中国在整体抗疫中的宏大叙事,没有传递出中国抗疫中积极的面向。而这恰恰迎合了美国等国在病毒起源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无疑是“给西方世界递刀”。

这种担忧主要是基于当下美国与中国在贸易平衡、国际领导力、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对抗情势,尤其是在近期的病毒起源和疫情防控,美国因本国疫情的扩大,开始向外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不断提出“中国病毒”等说法,并试图联结其它国家向中国提出了天价索赔。而此时方方日记给其送去来自中国本土的第一手资料,无疑会被外国利用为攻击中国的子弹。在涉及民族大义的问题上,批评者多少认为方方有些不顾国家利益,至少有些自由主义者的天真。

但话说回来,如果担忧方方日记不适宜此时在国外出版,担心被外国利用,那能否在国内出版?

显然,方方有权依法在国内出版她的日记。方方日记以一个作家的个人视角,记录疫情中的武汉普通人的状况,尽管有个别地方存在不准确之处,但基本的事实和描述,还是与事实乃至媒体的一些监督报道基本符合。而且方方日记最初发表在网络上,获得数千万的阅读量,在中国的读者中产生具有的影响,成为现象级的存在,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这段疫情防控历史的符号,是一份珍贵记录。

问题是为何方方不在国内出版,偏偏跑到国外去出版英文版和德文版?答案显然不是方方不想在国内出版,而是国内出版的阻力实在太大。方方曾写道,原本有很多家出版社联系她想要出版她的日记,但随着国内批评声音的压力增大,一家出版社都不敢出她的书了。方方将其归结为“极左”绑架了网络,认为它们像病毒一样传染了中国社会,可以在网络上呼风唤雨。

尽管批评方方的人并非全然是极左,但反对方方日记在国内出版的人数显然要远远低于反对在国外出版的人数。而反对其在国内出版的人,要么是认为日记中的事实问题,要么是认为阴暗面太多,批评太过,不够客观。但从中国官方允许方方日记最初以网络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也足见官方对这种批评的容忍度是有的。

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紧急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于2月出版。不过迅速突然下架,引发外界关注。(网上图片)

至于方方日记所记录的阴暗面,尤其是对中国在疫情防控初期的治理能力低下、防控不当、失职渎职的抨击,以及对这场疫情中折射出的体制性弊端的反思和要求对渎职者的追责,正是每一个监督者和批判者的应有担当,也与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提高治理现代化的精神相符合。这与网络上一味从政治立场出发批评方方的左派人士完全不同。

因此,即便日记整体色彩偏悲观,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在整体抗疫中的宏大叙事,但在众多积极正面的宏大叙事的对照下,这并不妨碍方方日记以一种个体的视角成为中国抗疫宏大叙事中的一个面向,成为对宏大的正向的主流叙事的补充。

尽管方方日记在国外出版还存在争议,但中国理应站在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多维度宏大叙事的高度上,看待方方日记在国内的出版,适时推出多维度的中国抗疫系列书籍,并将方方日记作为其中的一环,从而,将中国抗疫以更加立体、全面的面向呈现给世人,增强其说服力。

这既不会像《大国战疫》这类单一宏大叙事面临尴尬,也不用担心过多单一的阴暗面造成对中国防疫全貌的歪曲和利用,不仅不会侵蚀中国的国家形象,反而能够展现大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推动社会的多元活力,凝聚社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