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建制舆论未打动“善良市民” 示威浪潮陷“干烧”?
自7月29日破天荒举行记者会,港澳办已就香港示威浪潮,定下两条战线,一是治安战,“坚决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二是舆论战,“坚决支持爱国爱港人士捍卫香港法治的行动”,争取“被误导、被裹挟的善良市民”回心转意。
到了8月6日,港澳办重申:“中央相信香港特区政府及警队完全有能力恢复香港社会安定。”迄今为止,北京仍倾向香港问题,香港解决,非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直接介入或出动解放军。
李嘉诚: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港澳办一走到幕前,香港建制派和商界便纷纷“归队”,“把一切个人利益和恩怨放到一边”。消极一面是再没有人如同自由党议员钟国斌,公开呼吁特首林郑月娥“没有精神去做”就应离开,积极一面是建制派总动员,于8月17日在添马公园筹办“反暴力 救香港”集会,号称有47.6万人参加。
难听一点说,此前香港商界都尽力避免卷入纷争,大多作壁上观避免麻烦。不过自从港澳办定调,排山倒海的“撑警”和“止暴制乱”广告贴满纸媒版面,各大商会和商界钜子公开表态,首富李嘉诚即呼吁“以爱之义,止息怒愤”,又指香港已沦“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就对内整顿纪律而言,北京已经成功重新整合建制阵营,催促持份者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日而继夜地提醒大众,示威浪潮影响经济民生,社会应向暴力示威说不。可是在这场重新出发的舆论战中,“被误导、被裹挟的善良市民”还是不为所动。
少女疑遭布袋弹射眼恐失明
8月18日,民阵举行维园集会,号称在铜锣湾和天后一带有170万市民参与。是次警方否决游行申请,可是仍有大批市民冒上违法风险,在大雨滂沱下“流水式”集会,占据港岛北多条要道,人潮一度由中环蔓延至北角,反映建制阵营的舆论攻势暂未奏效,仅属“内部打气”而已。
舆论战线陷于胶著之际,治安战同样有可能进入“干烧”阶段。近几星期以来,香港警方明显加强执法,以8月11日多区冲突为例,有警员在太古站近距离扫射胡椒球,又有警员在葵芳站内施放催泪弹。另外,当晚有少女在尖沙咀疑似被布袋弹打中,右眼恐有失明之虞。
警方可以不断重复,武器使用符合指引,而少女受伤原因未明,但如果仍要兼顾舆论战线,警方终归要顾及公众观感,尤其是经过7月21日元朗白衣人无差别袭击事件,其表现已备受批评。或者有见及此,在8月21日元朗站冲突,警方一则未有施放催泪弹,二则未有进入站内驱散示威者,行动止于制止堵路行径。
机场集会失控招舆情反弹
另一边厢,纵使8.18集会反映和平示威者“不割席”,似是仍理解堵路、焚烧杂物、掷砖和冲击警署等行径,但激进示威者同样面临行动“极限”。
8月13日机场集会原属“和理非”不合作运动一环,然而其间有示威者禁锢和暴力对待疑似公安的内地游客,以及内地官媒《环球时报》记者,引起舆情反弹。示威浪潮一直以“对准政权”自居,因此一旦波及无辜,以至有集体欺凌和肢体冲突,“善良市民”亦会望而却步,甚至予以谴责。
《香港01》呼吁示威者坚持“和理非”精神,绝不能被政府当“无到”,也提倡政府审时度势,成立专责委员会,探讨经济和政制改革,考虑特赦被捕人士或减轻其罪责。
不过按当下形势所见,双方舆论战线上毫无交集,治安战线上僵持不下,一时间既难以“升级”攻势,也难以办到政治问题,政治解决。假如示威浪潮演变为持久战,唯恐“干烧”之下不慎走火,届时局势就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