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重击加拿大太过火? 北京“杀鸡用牛刀”有深意
去年12月,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在温哥华为被捕,中国随即对加拿大施展一系列报复攻势。有论者认为是杀鸡焉用牛刀,北京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口咬定加拿大是美国“帮凶”,加以强力打击,有可能会影响国际形象。事实却是直到最近,加拿大不单只未敢以眼还眼,兼且谋求向中方“求和”,甚至有意邀请前总理克雷蒂安出山,以其对华亲善的政绩为筹码,从非官方渠道替渥太华解困。由此看来,北京即使动了牛刀杀鸡,暂时来看确实有效。
在关键时刻损害中国利益
加拿大收到美国的引渡请求,根据白纸黑字订明的程序拘捕孟晚舟,表面上看来的确是无懈可击,而如以“疑罪从无”方针来判断加方行为,中方至今除了合理推测,拿不出确凿证据来证明引渡案有“政治考量”。可是弱肉强食的国际政治不是彬彬有礼的文明法院,假如等到对方恶意尽露,己方退无可退时才出手还击,就永远只会被动挨打,因此对北京而言,加拿大是“为虎作伥”抑或是敏感度不足,动机统统不重要,最重要是该国在关键时刻损害了中国利益。
外界为甚么会有“杀鸡用牛刀”的看法呢?主因是中国全方位发动“不对称攻势”,从经济和司法各领域打击加拿大。经济面很简单就是“限加令”,一步步禁止加国的猪肉、大豆和芥花籽油进口中国,重挫加国对外经贸;司法面就高调处理多宗涉加籍人士案件,中国先后拘留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以及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并且将一名加藉毒贩改判死刑。
坐山观虎斗?狐假虎威?
最有趣的是,中国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动用行政手续、防疫检测和司法程序,故此渥太华同样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中方“刻意报复”,只能够不断重复交涉协商之类空话。更为要者,加国面对中国施压,不敢也不能作“对等还击”,例如未有跟从美国的华为5G封杀令,而美国亦爱莫能助,嘴里说支持但不付诸行动,例如增加采购加拿大农产品。
北京出手真的“过火”了吗?相比虚幻的国际形象,北京更看重实际的国际博奕,认为外交场合就是个野生池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主导战后秩序的美国是条超级大鱼,牠对猎物啃了一大口,难保其他中鱼和小鱼不会趁机咬一小口,群起而攻之。中国作为池塘里第二大的鱼,有本事和美国单打独斗,但就必须防止多线作战,确保鱼虾们明白到这一点:中国容得下各位坐山观虎斗,但如果想狐假虎威趁火打劫,必定会招致严重后果,吃不完兜著走。
不是一味推进而全无技巧
加拿大只是中美交手的炮灰,实则北京动上“牛刀”自有其战略眼光。论战略广度,重击加拿大是要告诉亲美诸国,不论贵国是有意或无意为之,西瓜靠大边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沦为冲锋陷阵的“马前卒”,因此遇上美国的命令或请求,都要三思而后行;论战略时限,中国不吝于牺牲一年半载的国际形象,换来五六年的外交效果,当务之急是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下,划开一个两强决斗而非以一敌十的擂台,如果这时候还执著于形象和面子,近乎是荒唐可笑。
尽管如此,中国也不是一味推进而全无技巧,孟晚舟事件就是个好例子。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但北京未有就此推出“限美令”,更未有拘捕在华美籍人士,所有打击力量几乎全落在加拿大身上。当驻加大使卢沙野警告加拿大,封杀华为会有“后果”,批评加方抱持“西方中心论”和“白人优越论”,驻美大使崔天凯却尚未如此炮轰美国。或者正因北京面对国际大气候的残酷现实,作出了取舍,认清可行目标后重锤出击,如此才挡住了美国强力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