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什么直肠癌患者要装人工肛门?医生一文破解常见迷思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大肠癌一直是台湾人十大癌症发生率之首,平均发生年龄是68岁。

大肠癌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一属于“直肠癌”,直肠主要是连接于乙状结肠和肛门间的一小段肠道,当直肠出现肿瘤,有时为了让肿瘤切除干净必须连肛门一起切除,但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并不多大约占8%。

相关文章:大肠直肠癌|久坐肥胖4项危险因子要注意!建议BMI要维持在27以下👇👇👇

+10

宁可得大肠癌不要得直肠癌?术后生活差异大

大肠癌治疗不断进步,虽然发生率高,但也是现存病例数最多的癌症,台湾台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梁金铜在临床长达三十年经验,经手至少六千例的大肠癌手术,他表示:“第一期病人求诊病人只有15%,很多来是有症状才找医师看,最多患者落在2-3期,也有25%患者是等到出现转移才求诊。”

但不论哪个期别依据患者肿瘤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但若是被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比起一般的大肠癌癌患,需要面对更多抉择与挑战。

梁金铜解释:“为什么宁可得大肠癌不要得直肠癌,主要大肠功能是吸收水分、维他命,切除右边大肠癌或乙状结肠,基本上术后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若是直肠切除就会有后遗症,甚至需要思考是否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

相关文章:大肠直肠癌|大便变细总觉得解不干净?7种常见征兆及早察觉病灶👇👇👇

+14

什么直肠癌患者得装人工肛门?

一般民众听到人工肛门都会很害怕,但其实外界对于人工肛门仍有许多误解,人工肛门学理上称之为“造口”,外科医师在患者腹部表面开了一个人工造口,将肚子里的肠环拉出体表,再将肠内的内容物引流到塑胶内袋中,而人工肛门又可再分为“暂时性造口”或是“永久性造口”。

统计下来,台湾其实约有五万名患者是带有人工肛门,他们只是身上多了一个排便袋子,外观上与正常人都相同,其实仍能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

难道所有直肠癌的患者都可能面临得进行人工肛门吗?梁金铜回应:“过往的教科书认为,男生骨盆较短,当直肠癌如果在肛门口以上、8公分以下的范围就得需要永久性的肛门;女性则是6公分以下的范围也需要永久性的肛门。”

相关文章:【大肠癌】痔疮大便滴血、大肠癌血便混和!与痔疮4大分别咪搞错👇👇👇

+12

但现在微创手术的进步之下,梁金铜强调:“利用科技辅助下,患者骨盆死角现在看的很清楚,所以肛门保留率增加,即使肿瘤很接近肛门口,还是可以接起来,不需要做人工造口。”有时考量肿瘤若太靠近肛门口会切除的不干净,医师也会建议化学性治疗、放射治疗后,等肿瘤缩小再进行切除。

至于暂时性的人工肛门,通常都是因为大肠直肠癌拖太久导致肠阻塞,必须急诊手术进行暂时性的造口,等三个月病人危险期过后,再做人工肛门的关闭手术使病人再度从肛门排便。

“肛门保留术”影响排便习惯

而若没有选择人工肛门的民众,进行肛门保留术,虽然能透过正常肛门排便,但因为直肠切除后,因为粪便没办法储藏,会让患者频频上厕所,产生一连串排便机能失调的症状,让生活品质受到极大影响。

相关文章:【体检】长期便秘大肠癌高风险 大肠镜检查准备清单及注意事项👇👇👇

+5

梁金铜说:“这些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品质症状包括,排便次数急速增加,甚至有可能每天排便20次以上,或是排便急促,在前往厕所的过程中粪便就出来了,肛门失禁、解便不干净等表现。”有些病人因此开始不敢参加社交活动、长途旅行、怕自己找不到厕所,反而让生活品质变更差。

过往研究曾比较,直肠癌患者选择做人工肛门,与保留起肛门频繁跑厕所,哪一个生活品质比较好?梁金铜坦言:“研究看起来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人工肛门虽然有个便袋需要每天清理,进行肛门保留术频跑厕所反而哪里都不能去,比起来永久性肛门的患者反而日常生活限制少。”

那到底该不该做人工肛门?梁金铜最后建议:“若本身是一个健康积极的病人,可以应付重新接合结肠与肛门产生的诸多问题,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而真正很低位的直肠癌、或者患者年纪大,其实也不需要勉强做肛门保留手术。”

延伸阅读:

止痛药竟成中重度疼痛患者便秘元凶!医提新解方能缓解,轻松拥有顺畅生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