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遗传?骨密度流失后难增加 7类高危人士要留意3大指标
蒋太太的妈妈原本身体康健,却在一次跌倒后,髋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经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60岁的蒋太太深怕自己步上母亲后尘“一跌不起”,特别到家医科做骨松咨询与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有骨质疏松。经医生评估后,她每半年施打一次骨松药物,并额外补充钙质与维他命D,再配合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检查,她的骨密度数据未再持续下降,成功守住骨本,预防老年骨折。
台湾恩主公医院家医科医生周志杰表示,骨松完全没有症状,许多人是骨折了才发现自己有骨松,因此高风险族群更应该定期检测,避免骨折和后续并发症。
周志杰指出,骨质疏松大部分发生在高龄族群,但仍有其他高风险族群需要注意,包括:
.停经后女性
.体重过轻(BMI值<18.5)
.长期使用类固醇
.抽烟
.喝酒
.父母曾有髋部骨折病史
.患有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周志杰建议,用以下三种指标自我检测是否有骨质疏松,只要符合其中一种,就建议进一步就医评估是否有骨质疏松:
1. 身高比年轻时矮三厘米
2. 体重过轻(BMI<18.5)
3. 靠墙站立时,头枕部无法接触墙面
相关文章:骨质疏松|年长以外 7大原因影响骨骼健康 过轻、少运动也有关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有皮下注射药物和口服药物,因每个人骨松的程度不同,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注射频率与口服次数。周志杰强调,骨密度只要流失了,要再增加就相当困难,治疗骨质疏松是为了预防骨折及后续的并发症,就像打预防针一样,因此只要骨密度数据持平且没有发生新的骨折,就算是治疗成功。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和运动也是预防骨松的重要管道,他提醒,饮食可尽量挑选富含钙质的食物,像是奶类、小鱼干、豆腐、深绿色蔬菜、芝麻、海带等,也可以额外补充含有钙质与维他命D的营养品。
而适量晒太阳可以让身体自行生成维他命D,帮助钙质吸收;运动方面则可以重训、打太极拳、登阶、跳舞,若以上强度太高,可从步行和慢跑开始尝试。他呼吁,骨松是完全没有症状的无声杀手,大家应及早开始“存骨本”,预防骨松、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保健养生建议】
骨质疏松|补钙外更要补肾 多吃五谷、豆类外 中医建议多做一事
膝痛|年纪越大关节越不听话?参考网民减重、食姜黄10大保养方式
延伸阅读:
突然“忘了”,可能只是心不在焉,不是失智!50岁以后去旅游,一定要注意2件事
长寿未必活得好,国人“不健康余命”达8年!医揭高龄社会更要健康老:顾好“三筋”优雅老去
【本文获“今周刊”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