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春天常见疾病有哪些?中医教3招简单养生穴位按摩增免疫力
《黄帝内经》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即认为春天来临时,万物俱发,整个自然界阳气上升,万物生长欣欣向荣,此时气温不稳亦容易下雨,植物萌发新芽生长,人体接受外在自然界的能量,整个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工作压力和家庭的问题,容易发生各式各样等症状。
6种春天养生方法与对应食物(按图看清👇👇👇)
相关文章:春天养生|春天易上火或感到疲惫?细数6大养生方法与对应食物
春天常见疾病有哪些? 注意肺部与消化系统问题
台湾中医师李建志表示,春日的流行疾病受到自然界的生发之气,首当其冲影响到肺和脾的脏气,肺的脏气与呼吸交换及上呼吸道相关,易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及新冠(Covid-19),特别是新冠虽然大多为轻症,但病毒变种快速,对于有慢性疾病的长者及抵抗力较差的儿童,确诊新冠,依旧冲击很大,而脾和消化系统有关,易容易发生肠胃胀气、胃酸倒流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中医强调治未病!预防春天疾病跟著中医师这样做
李建志说明,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是,中医是疾病未发作时,就已经开始治疗,治未病是中医最大的优势,在春日未到的现在,针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和肠胃相关的疾病,须及早作出因应与防范,以下为预防之道。
1. 生活作息稳定,不要过度劳累
应注意不要过量的劳动,尽可能维持充足的睡眠,睡眠的时间为6小时以上,1周运动3次到4次,每次为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的循环,提升免疫力。
另外晚上时也可以使用足浴包泡脚,足浴包药材包含有干姜、桂枝、红骨蛇、伸筋草、艾草、川芎、大花咸丰草、赤芍等舒筋活血药材可以畅通经络,使用约3000c. c. 水量,水深高于脚踝,水温约37至42度,浸泡约10至15分钟,出汗后稍作休息。
相关文章:春天养生|春天总是疲倦、睡不饱?摆脱春困4原则改善疲劳、嗜睡👇👇👇
2. 留意保暖,透过穴位按摩提升免疫力
当遇到寒流或气温降低时,风寒进入了身体,身体必须产热加以对抗,因此适当的保暖很重要,除了适时添加保暖的衣物外,也需保护喉颈部不要接触冷空气,再加上穴位的按摩,可以提升免疫系统对抗疾病成功概率,进行穴位按摩时,每天至少1至2次,每次按5至10分钟,在按压时需有酸痛感,才能达到按压的效果,按压的穴位如下:
▸风池穴:位于头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时大姆指由轻到重按压约20至30次,并加以搓揉让皮肤有热感,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头颈部血液的循环,不仅可以对抗寒冷的气候,也可缓解头颈部紧绷的肌肉,减少头晕和偏头痛发生的机率。
▸大椎穴:在低头时,脖子和背部相接的地方,有块明显骨头隆起,大椎穴即于其下方凹陷处,主要功效是促进循环,降低颈部的酸胀感,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按压时以拇指揉按,也可在穴位上,贴上活血化瘀的中药药布,使药效渗透,改善颈椎僵硬。
相关文章:春天养生|吃太多酸性食物肝火旺伤脾胃!细数8种食物助养肝防燥👇👇👇
3. 循节气敷贴,帮助提升免疫力
三九贴,为冬天时贴在穴位的药饼,药饼由生姜、白芥子、细辛等药材混合而成,敷贴在穴位来温阳通络,贴在背部肠胃脏腑的穴位,可以保护脾胃促进肠胃的蠕动,再加上行气化食的中药如白术、神曲、枳实和山楂,如此可以改善肠胃胀气,更可帮助排便,肠胃症状会缓解很多。
李建志强调,只要作好因应,好好地保养身体,春日常见的疾病都会消散无形,定期至中医诊所就诊,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专业的中医师,会尽一切努力,回答问题,带给大家最好的保障。
延伸阅读:
“OHCA”登Google热搜关键字! 什么是“OHCA”?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