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不良饮食习惯易致胆结石?切除胆囊后不宜吃1型别食物
胆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不一定会有症状,通常等到患者痛到不行就医才发现。外科医师指出,胆结石的产生通常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让胆囊必须在短时间内大量喷出浓缩的胆汁,造成结石。外科医师建议,胆结石一旦已经出现症状,就该积极治疗。
台湾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一般外科主任黄郁创指出,胆囊位在右上腹、肝脏下方,肝脏分泌的胆汁帮助身体消化食物中的脂肪,多余的会暂时储存在胆囊,用来调节胆汁的用度;胆结石的成因,最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其余和种族、性别、怀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缺乏运动、接受肠道手术都有关联,女性有胆结石的比例略高于男性。
相关文章:胆结石|常太饱太饿易生胆石?食油腻右腹痛8症状胆囊一定要切?👇👇👇
吃太油、吃饭不定时 容易结石
黄郁创表示,胆结石的形成通常有两种情况,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一种是常吃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肝脏来不及制造胆汁时,胆囊就会把储存的胆汁用力挤出来,储存胆汁和收缩挤压的过程,会造成胆汁被浓缩、过度饱和,因此形成胆结石和胆砂。
另一种,则是吃饭不定时,经常空腹很久后再吃大餐,也就是台语俗称的“大小顿”,肝脏制造出的胆汁没有被用掉,也会在胆囊中过度浓缩、产生结石,还会因此使得胆囊变大。
胆结石病人怎么吃?(按图了解👇👇👇)
相关文章:胆结石|胆结石病人有哪些饮食禁忌?细数9大要点低油清淡易消化
有症状可考虑手术 震波难碎成功率小
黄郁创说,有胆结石的人如果没有上腹痛、恶心、黄疸、发烧、畏寒等胆囊炎症状的话,不一定要治疗,只要定期追踪即可,若有症状则建议以抗生素搭配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腹腔镜和传统的手术。
胆囊切除的人,术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没有胆囊的身体状况,像是房子没有水塔,水领头羊的水量会比较小,吃太油的食物,会造成身体无法完全消化脂肪,容易有拉子的症状,因此黄郁创不建议胆囊切除的人吃炸鸡、薯条等太油的食物。
相关文章:胆结石|胆固醇高不吃早餐5种坏习惯易中招 唔食油易胆结石?👇👇👇
至于解决肾结石用的震波碎石,用在胆结石成功率小,受震动时结石会在胆囊中跑来跑去,或是卡在胆管,因此医学上不建议使用。
延伸阅读:
她罹胆结石吃完饭就肚子痛!医点名4族群容易有胆结石 40岁以上女性当心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