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和话你知|开学日小朋友难适应 心理学家解构分离焦虑症应对法
不知不觉暑假已经过了一半,一年一度开学的大日子即将来临。每逢这个时候,家长都会特别“头痛”,皆因子女要重新适应上课生活,特别是较年幼的学童,不论是否初入学,环境的转变都可能令他们出现焦虑的情绪,例如不想上课、不愿离开父母等,这些情况均可能是“分离焦虑症”。有见及此,本文邀请到养和医院临床医疗心理学中心副主任冯淑敏博士为大家讲解何谓分离焦虑症,以及为家长提供应对小贴士。
分离焦虑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指当某人与依恋物件(通常是亲人)分离时,会表现出过度和持续的恐惧、不情愿的情况,这种情况较常在儿童中发生。冯博士解释,当小朋友与最亲近的人(通常是父母或照顾者)分开时,会出现不开心或害怕的情绪,这些情绪主要源于对环境转变的不安。若学童年纪尚小,当经历开学或初入学,出现焦虑情绪属十分正常,只要给予时间适应,妥善处理小朋友的情绪,通常在数天到两星期便会减退。若情况迟迟未有好转,或反复出现甚至维持数星期,家长就要留意小朋友是否有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会有哪些表现?
冯博士指,有分离焦虑的小朋友通常会不愿意踏出家门,尤其是上学时段,更可能会出现哭泣、抱住家人不肯放开等情况,亦有些小朋友会拒绝与陌生人交流。部分小朋友在家中会表现得不安,例如不肯进食、睡眠时辗转反侧等。在分离焦虑的影响下,小朋友会拒绝与家人分开,不愿意步入校门,即使勉强小朋友上学,他们也无法专注学习。最严重的情况下,焦虑的情绪甚至会引起一些生理反应,令小朋友出现肚痛、头痛等征状。
小朋友在什么时候最易出现分离焦虑?
冯博士解释,分离焦虑源自于对环境转变的不安,因此相对于已经习惯上学的学童,年纪较小的孩子较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尤其是对于刚满三岁,初次踏足幼稚园的小朋友,另一“高危一族”是从幼稚园升上小一的学童,但通常分离焦虑的情况会随着学童的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善,适度的分离焦虑并非疾病,家长毋须过分担心。
除此之外,冯博士指出,一些突发事件例如转校或家庭出现问题等,令小朋友顿时失去安全感,都有可能加剧小朋友的分离焦虑。她提醒,当家庭环境出现问题时,小朋友虽然未必能清楚明白发生甚么事,但家庭成员之间的负面情绪和气氛同样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家长的情绪都会影响子女?
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冯博士指,若父母本身处于焦虑的状态,他们可能难以有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冯博士分享,曾遇过有些父母在谈及子女的焦虑问题时,自己都会流泪,但他们往往未能意识到自己也被负面情绪所困扰。冯博士解释,人的情绪会互相感染,若在处理小朋友的分离焦虑问题时,家长表现得不耐烦或感到焦虑,有机会令情况加剧,特别是当家长在带子女上学途中不经意地流露负面情绪,小朋友对于上学便会更加抗拒。
家长自己应保持什么心态面对?
冯博士表示,当小朋友情绪出现问题时,他们未必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更需要家长冷静和耐心地聆听小朋友不喜欢上学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家长除了保持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可以利用鼓励式的态度引导小朋友明白上学其实是一件好事,例如让他们期待在学校这个环境会有一些美好和有趣的事情发生,让他们慢慢适应上学的环境和节奏。
家长亦应该信任学校和老师,冯博士分享一宗个案,曾经有一对父母在接送小朋友上下课时遇到很大困难,小朋友不停哭闹需要家长带他回家,让他们感到十分狼狈。然而,当深入了解小朋友的在校情况后,竟发现他只是与家长分离的一刻感到不舍,但当进入学校上课后他很快便会被周围新鲜事物吸引,分散其注意力,不安的情绪亦随之而去。因此家长应该要厘清小朋友的焦虑原因,例如向老师了解子女上课时是否仍会焦躁不安,若一味担心只会加重自己的情绪负担。
家长可以如何减低小朋友分离焦虑情绪?
要帮助小朋友减轻分离焦虑,冯博士表示家长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 在开学之前
家长可以先为小朋友预习上学的流程,例如在开学前带他到新学校参观、告诉他每天上学的程序,助小朋友提前对新学校创建熟悉感和良好印象,减少他们对未知而产生的不安。
2. 在开学之后
家长最初可以承诺亲自接送小朋友上下课,让他们明白分离只是短暂时间。在接小朋友放学时,家长可以用热情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子女,例如称赞他们“你今日好叻噃!老师都赞你乖!”之类,也可引导小朋友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令他们感受到上学是十分正面的事。冯博士又提醒,即使子女真的暂时未能适应校园生活, 亦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这是丢脸的事,例如有些家长可能会讲出“你咁样我以后都唔送你返学喇!”、“你咁丑怪成日喺人哋面前喊!”或者会在子女面前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你睇下其他小朋友都唔会咁!”这一类的说话会打击小朋友的自信,所以千万不能说出口。
相比责怪小朋友不懂事,冯博士提醒家长更应该鼓励和体谅小朋友的难处,最重要是表达出“任谁最初上学都是这样”的讯息,让小朋友慢慢适应。身为家长要有耐性,令小朋友明白即使自己不是表现得那么好,但只要他今天比昨天进步,或者这个星期比上个星期好一点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