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心悸胸闷易与心脑血管疾病混淆!43岁女贫血全因这饮食习惯
别把心悸、胸闷都当成心脏问题。台湾一名43岁黄小姐,长期有头晕、手脚冰冷、心悸、全身虚弱等症状,近几个月开始出现胸闷,以及轻微活动就呼吸困难。
她怀疑自己是否有心脏疾病,进一步求诊检查后,才发现是缺铁性贫血,经过治疗和饮食习惯调整,贫血状况得到改善,不适症状也获得控制。
6类人最易贫血、补铁饮食原则(按图看清👇👇👇)
相关文章:贫血|妇女贫血盛行率高6类人高风险 补铁饮食4原则吃这些最有效
肉吃太少、饮用咖啡……患者严重贫血
台湾台南市立医院家医科医师曾彦勋说明,黄小姐脸色、结膜皆很苍白,心搏过速,且饮食习惯少吃肉,偶会喝咖啡、茶叶提神,排便和月经量大致都还算正常。因此,安排抽血检验,发现黄小姐为严重贫血,进一步验铁,更呈现严重缺乏。于是给予铁剂补充,并建议调整饮食习惯,肉、蛋、海鲜、深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类等适量补充,避免随餐饮用茶叶或咖啡。经6个月治疗,贫血状况已获改善,头晕、心悸、胸闷等问题也不再困扰她。
相关文章:贫血饮食|容易喘、头晕、心悸?3大营养改善贫血不止要补铁👇👇👇
贫血常见4症状,易与心脑血管疾病混淆
世界卫生组织对贫血的定义为男性血红素<13g/dL,女性<12g/dL,约有10~20%的人有贫血问题,年轻女性和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常见。曾彦勋指出,贫血常见症状为容易头晕、呼吸困难、心悸、易倦怠等。病人常以为自己是心脏、脑血管或其他内分泌代谢的疾病。
曾彦勋说,根据红血球体积大小,可区分为小球、正球、或大球性贫血。门诊常见的小球性贫血,则以缺铁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为主,两者为常见的贫血。海洋性贫血一般以遗传为主,较难有效治疗;而缺铁性贫血一般则以肠胃道血液流失,女性月经量过多或营养吸收缺乏为主,只要找出病因进行治疗,一般都能获得不错的改善。
9种营养素不足相对应症状(按图👇👇👇)
相关文章:贫血饮食|容易喘、头晕、心悸?3大营养改善贫血不止要补铁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补充铁剂为主,可搭配维他命C帮助吸收,疗程大致需半年(一般目标为血红素正常后,再补充3个月),并且定期追踪。曾彦勋提醒民众,勿擅自补充铁剂,应由医师诊断,以免轻则花钱又不能对症下药,重则延误疾病病程,而造成遗憾。
延伸阅读:
鼻音歌后杨小萍惊传去世!享寿79岁!令人怀念的鼻音竟然是病 医师吁有鼻音快就医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