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小孩感染发低烧?与成人症状不同?6大防疫迷思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延烧,加上台湾在25日时,出现了只有11岁就确诊的个案,让台在2月25日开学的学校、家长都非常紧张;除了遵照台湾教育部规定早、晚各量一次体温之外,甚至还有学校出现了“酒精消毒道”,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前都要进行消毒。

不过其实武汉肺炎对于儿童跟成人的感染率、造成的症状都不相同,如果照著同一个标准来判断,反而可能会错过一些特殊的警讯,而没办法在早期正确诊断。台湾林口长庚医院儿童急诊科医生吴昌腾就在Facebook上分享,其实按照“深圳市儿童医院所诊断的34例儿童新冠肺炎的经验”来看,有9个地方是可以特别注意的。

小孩子跟大人症状、感染率都不同!医生揭露6大防疫迷思(点击下图看清!)

+18
武汉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延烧。(资料图片)

一、儿童不容易感染武汉肺炎!

在深圳儿童医院的临床经验中,儿童病例大约占所有病例的9.2%,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而如果普遍看确诊病例,其实0~9岁的武汉肺炎发生率,大约1%;10~19岁也大约1%左右,表明小孩子不太容易感染冠状病毒。

二、儿童感染武汉肺炎之后,几乎不会发烧或咳嗽,如果有发烧则以低烧为主

吴昌腾表示,儿童在感染武汉肺炎之后,几乎不会造成症状,如果有症状,也是低烧为主,而且不容易像流感一样造成神经并发症,例如脊髓炎、引起手脚瘫痪或麻痺等。

而如果发高烧,又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吴昌腾认为,是儿童流感、腺病毒造成的机率比较大,而且更可能造成神经并发症跟消化道感染,“比较容易有肺部以外症状表现。”

台湾重症医学专科医生黄轩也分享,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有98.2% 其实是无症状、及轻微的症状;只有1.4%会演变成重症。

三、儿童如果有症状,其中50%会低烧,其次会有类似流感的症状

而如果出现了症状,临床统计中,发烧比例大约是50%,其次为咳嗽、鼻塞、流涕、咳痰、呼吸急促、喘息、呕吐。

四、儿童大部分是被家人感染,而不是同学感染,家中防疫比学校更重要

根据统计,儿童如果得到武汉肺炎,主要传播来源有70%以上来自家庭,因为家中的成人比起小孩子更可能已经得到武汉肺炎,频繁、亲密的接触,才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中的防疫比学校更加重要。

五、儿童症状太轻微,无症状者多、几乎没有实验室指标,旅游史、接触史比实验室确诊手段更重要

而特别的是,现在在诊断武汉肺炎的时候,除了要看病毒指标之外,也会看其他的体内的生化指标。但在34例中,有33例CRP(C反应蛋白,发炎指标的一种)正常,82%病人的白血球指数也正常,“实验室指标异常少”,所以详细询问流行病史(TOCC)非常重要。

TOCC:旅游史(Travel)、职业(Occupation)、接触史(Contact)、群聚(Cluster)。

六、儿童预防最为难的是:如何让孩子加强洗手

而目前想要预防武汉肺炎,最好的方式还是洗手,尤其是小孩子常常用手抓东西吃,或是跟同学打闹,即使不会得到肺炎,也可能会有肠病毒等感染,建议要让孩子养成洗手的习惯,但吴昌腾也知道这不容易,只能说“尽量做到”。

相关图辑:【武汉肺炎】病毒似沙士攻击全身器官? 令肺、肝肾及胃也受损(点图放大浏览)▼▼▼

+21

相关图辑:【武汉肺炎】与沙士相似病毒藏粪便 抗疫5件事大家齐心做!(点图放大浏览)▼▼▼

+17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