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用电子奶嘴十恶不赦?三孩妈:没经历过育儿压力的人不明白

撰文: 王晓岚
出版:更新: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以下简称女青)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家长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换句话说,家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愈长,子女使用的时间也会愈长。女青指出,约有七成受访的家长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为了让他们“放松”。然而,小学生往往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做好榜样,多花时间参与家庭活动。此外,家长可以选择使用图书或益智玩具来取代电子产品,以预防“电子奶嘴”现象。
(本文作者:亲沚妈妈)

女青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受访者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愈长,他们的孩子也会跟著使用更长的时间。因此,建议家长在建立电子产品使用规范时,应该先从严要求,然后再逐渐放松。家长可以与孩子事先协商使用时间,而不是在发现他们使用时间过长时才关掉Wi-Fi或切断电子产品的电源。这样做法,只会事与愿违。

报导中并未提供具体和详细的建议,关于如何处理成人和小朋友沉迷手机的问题。然而,我们应该深入探讨“手机成瘾”的原因,也就是为甚么连父母也会被手机吸引,然后提出针对性的策略,通过以身作则来解决问题的根源。

首先,玩手机成瘾是“果不是因”,我们应该反思成人和孩子整天黏在手机上,想要获得甚么。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看过很多网上“手机成瘾”的讨论和数篇心理学家的文献,大概有以下几大原因,不知道你又会否是因为压力、错失恐惧症、还是短视频 “bite-sized”所带来的即时满足感而导致上瘾呢?

(iStock Photo)

错失恐惧症

“明明学校星期五才出考试时间表通告,为甚么那么多家长早在星期一已经知道各科的考试时间呢?”“欣然妈咪,你竟然唔知道五年级的‘三大恶霸’是谁?你要知道先可以劝你囡囡唔好同佢哋玩呀!学坏就惨啦!”

我经常都是家长群𥚃“后知后觉”的一群,说真的,有时我也怕自己知道得太迟,错过一些重要的资料,但有时定一定神想清楚:其实就算早知道了考试时间表又怎样?最后还是看学校出的通告为准,更何况每一科早考一日和迟考一日,也是一样要预早准备吧。当然,有时又会觉得自己好像是不太“关注”小朋友学校的“新闻”,怕会被同学家长“冷落”,下次有“特别新闻”都不会告诉我……

其实我们无论甚么年纪,只要是懂得用智能电话,都可说是属于与手机和互联网密切相关的“i世代”(虽然很多文章的“i世代”都是指1995年到2012年出生的年轻人)。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社交上。除了虚拟世界有很多新奇有趣的资讯外,我们也能在其中获得归属感。同时,也会感到焦虑,担心错过朋友的生活点滴,害怕朋友在没有自己的情况下,也能玩得很开心,担心自己错过后,无法再融入朋友的话题等等。这些焦虑驱使我们不断地更新画面、确认讯息,很难停下来。从行为层面来看,有人可能认为这就是互联网成瘾,一些研究甚至提出了一种观点,将这种现象称为“错失恐惧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

错失恐惧症的核心就是自我价值的怀疑。很多有关育儿心得的亲子文章也有引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其中一个观点主张,人天生就会去寻求归属感跟价值感。因此,大部分日常生活的行为都是或多或少是为了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知道自己和他人有所连结,知道自己占有一席位置。当归属感和价值感受到威胁时,像是错过了一些应关注的新闻或者朋友的限时动态时,我们就会想办法保全,而这些办法不一定都是适当的行为。在“错失恐惧”的情感驱使下,我们便对虚拟世界给我们的快速资讯、通知、赞美和社交互动而有所依赖。

年轻人想要与朋友建立连结是十分合理和正常的。在“i世代”中,为了跟朋友建立关系,年轻人便要在社群软体上一直滑贴文,看到新内容就留言或按赞回应,认为这样做就参与其中,但是,获得了短暂的快乐愉悦,然后呢?把时间、心力都投入在获取这些资讯的过程,取代了很多本来可以做以及应该要做的事,无法完成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正如上文提及,生活在“i 世代”的成人其实也相差无几,在新年期间我们与亲朋好友吃饭、聚会时,看的可能都不是对方,而是手机。所以害怕错过资讯,反而让我们容易失去与别人的连结,难以建立长期正向的人际互动与自我价值。

换言之,处理手机成瘾问题时,我们应该关注个人对于错失恐惧的情感需求。这可能需要建立更健康的社交网络和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以减轻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iStock Photo)

焦虑和压力

刚才也提到,手机成瘾也可能与焦虑和压力有关。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著各种压力和焦虑。手机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沉浸在手机世界中,暂时忘却压力和焦虑。在像TikTok和YouTube这样的平台上,短视频因为其碎片化内容而受欢迎和令人上瘾。这些短视频提供了快速、易于消化的“bite-sized”内容,可以在几秒钟内消费完毕。这使它们非常适合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人。

TikTok和YouTube这些平台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从喜剧小品到舞蹈表演再到化妆教程,使用户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上个性化算法推荐:这两个平台都使用算法,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推荐内容。这意味著用户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视频,从而使他们想要继续使用该平台,令人容易上瘾和获取满足感。

当发现自己有上瘾的状况时,该怎么做呢?首先,从自我觉察开始。观察自己,先查看电话记录,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社群平台上;又会否因为挂住“碌”电话而变得迟睡和不愿起床;一周后再检视记录,看看共花了多少时间,可以从哪边开始改变,循序渐进的调整使用模式与时间。觉察外在的状态,再慢慢觉察内在的自我,探究自己害怕错过甚么,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再调整达到目标的行为。

紧记互联网平台是工具不是朋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这个连结如果愈稳定,就愈能提供支持。若在互联网上搜寻到兴趣相关的人或社团,不妨参与他们的实体活动,例如我的姨姨很善于创作织物,她在互联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便组织聚在一起互相欣赏和交流不同的织法,成为现实中的朋友;或者我们滑手机发现,互联网上最近有推荐的餐厅或者景点,就主动约朋友一起去,如此就可以增加现实生活中的连结,将互联网平台转化成帮助你的工具,而不是阻碍。又例如有朋友的孩子很喜欢练习魔术,小朋友在网上短片学习一些简单的魔术后,妈妈们提议在下一次的学校义工活动中,让小朋友一起表演魔术给老人家看。这样便可以简单地把他们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在生活上连在一起了。

解决手机成瘾问题的另一个方向是帮助个人有效应对压力和焦虑,并提供更健康的应对方式,如运动、冥想和真实社交互动等。美国有大学心理学系曾进行有关的实验*,让143名受试学生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每天使用Facebook、IG 以及Snapchat顶多各10分钟,三周下来就能明显感到身心健康的进步。

(iStock Photo)

奖励和即时满足感

手机和许多应用程式都设计了奖励机制和即时满足感,令使用手机成为令人上瘾的体验。当我们使用手机时,常常会收到通知、赞美和社交互动等即时回馈,这些回馈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因此,减少手机成瘾的一个策略是减少奖励机制和即时回馈的使用。例如,可以关闭通知和限制使用某些容易上瘾的应用程式,并鼓励寻找其他能带来长期回报和满足感的活动,例如做义工和上兴趣班学习新技能。

自我反思,甚么是“电子奶嘴”?作为三个小朋友的家长,坦白说时常见到报章用“电子奶嘴”做标题,感到很无奈,因为我认为大部份认为“家长让小朋友看平板电脑”这行为是“电子奶嘴”的人,都应该没有真真正正经历过育儿上的压力。

朋友分享过:曾经跟小朋友在预备考试期间,协议全家除了正常工作上必须的沟通外,一起停用电子产品来准备考试。“搏斗”考试三个多星期之后,一家人为庆祝考试完结出街食饭。繁忙过后大家都觉得需要静静的休息一下,妈妈拿出电话update自己三个星期也没有看过朋友闲聊的群组;小朋友也趁机会用半小时时间玩玩自己喜欢的电子游戏;就在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两个刚路过的朋友,朋友惊吓地大声到:“这样不好!小朋友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玩电子游戏!你们大人也应该要以身作则哦!”

朋友有千般的无奈,当然也不适合在众目睽睽下为这样的琐事多作解释,最后只是无奈微笑示意小朋友收回电话。这确也是自己的经历。情况就好像你迟到上学是因为要帮忙照顾患病的婆婆,可惜班主任没有让你解释任何情况之下,大骂你迟到一样。无论是真奶嘴又好,电子奶嘴也好,妈妈们不用太介怀外间怎样看自己的育儿手法,不用在互联网上互作比较,更加不要害怕错过网上的消息,要有良好的家长自我身份认同,时刻与子女有足够的互动沟通,也知道为子女安排最好的便已经足够了,共勉之!

参考资料:https://penntoday.upenn.edu/news/social-media-use-increases-depression-and-loneliness

《本文获亲沚妈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