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期望要求过高 女童出现能力倒退情况 丧失学习和自理能力
心小姐(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经常接触多个儿童个案,并以心理学角度为他们解忧。她接触个案当中,一名小一女生各方面的能力突然倒退至幼儿程度,丧失了学习和自理能力。父母徬徨失措,希望得知女儿突变成因,于是找心小姐为女儿提供辅导。
资料授权:心小姐 - 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
女童突然丧失学习和自理能力
心小姐形容这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奇案。Jill,一名小一学生,半年前会讲话、学习和写字,能跟上幼稚园的课程,但现在却对他人没有反应,经常无故拍手傻笑,更丧失了许多学习和自理能力。
“我唔知点算呀!点解Jill会变到唔识讲嘢,又学唔到嘢㗎?”Jill妈妈的神情十分担心和徬徨,焦急得好像快要哭出来。妈妈表示女儿的社交沟通表现一直偏弱,不擅用言语表达想法和感受,因此不懂得与同龄小孩相处;她的理解和手肌协调能力亦稍逊色,所以在学习上较为吃力。此外,她对光线特别敏感,尤其抗拒户外活动。
父母表示女儿于9月升上小一后,表面并没有问题。但由十月开始突变,她变得沉默寡言,情绪很差,经常哭闹、丢东西和踢打别人,亦不肯离家上学。纵使父母为Jill停学,她的情况仍没有改善,更倒退至现状。
“我同妈妈之前对Jill 嘅学习要求都好高,日日笃住佢温书同练写字个几钟。”Jill爸爸带有内疚,“Jill算乖,我哋叫佢做乜都肯做。不过,佢学嘢真系好慢,学极都唔识,我哋就好忟憎,忍唔住成日闹佢,话佢无用。我承认我哋都几恶……”
心理学家为女童进行评估 女童心智犹倒退至幼儿程度
心小姐尝试单独为Jill 进行评估,安排处于同一房间,却犹如在两个世界。她只顾周围看、周围摸,叫她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心小姐选择相对有趣简单的评估活动,并向她解释步骤,但她好像听不明白指令,先是发呆,接着站起来笑,并手舞足蹈的跳了几下。心小姐见状立刻改变计划,把“煮饭仔”玩具摊放桌上,热情地邀请Jill一起玩。她却漠视玩具的玩法,只管敲打和摇摆,亦没看过心小姐一眼。心小姐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心里百感交集。
父母期望要求甚高 女童出现抑郁及能力倒退
心小姐只好透过观察和非正式的评估项目、多次访问父母和老师,以及分析他们填写的问卷,为Jill现时的能力和需要作一个猜测。
由于个案并不寻常,心小姐与督导和同事进行多番讨论,再阅读相关研究,终于在一个月后有信心作推断:Jill自小有轻微的自闭症及言语障碍。她在学习、社交沟通、感官处理和适应转变上有困难。然而,她服从性高,但不懂得表达需求和情绪,所以问题未被察觉或获得支援。升读小一时,她出现严重的环境适应困难,接受不了校舍、课程和老师同时改变,亦被同学孤立。她尽力应付艰难的课业,却因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被责骂。由于压力过大,她出现抑郁及能力显著倒退(Age regression)的情况,心智仿佛由六岁变回两三岁。
父母的管教和关爱可改善儿童倒退行为
心小姐向父母解释儿童出现倒退行为的成因,一般个案在得到关爱和有效的支援后,能慢慢自愈和恢复正常:
1. 渴求关爱或缺乏安全感
2. 环境或家庭突变
3. 承受过多压力或创伤
Jill妈妈潸然泪下,“咁我哋依家应该点支援佢?”爸爸低著头问。“小朋友嘅情感就好似乐团嘅指挥,佢嘅角色非常重要,可以协调小朋友运用同发展各方面嘅能力。 依家我哋要先放低学习上嘅目标,专注满足Jill嘅情感需要,帮佢重建对家庭同学校嘅安全感,先有机会令佢尽快复原!”心小姐殷切地回应。
心小姐衷心希望能提升Jill爸妈对女儿的了解及关顾能力,令她早日复原。心小姐向其父母建议能改善日常管教和亲子沟通的方法,亦请他们考虑寻求更多专业支援,如精神科医生、家庭辅导、或DIR模式治疗(针对儿童建立关系和情感互动的治疗)。
《本文获心小姐 - 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授权转载》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 ‘“点解佢会变到唔识讲嘢?”小学生能力倒退成幼儿’】
作者简介:注册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家,曾于香港和英国顶尖大学接受教育。
笔者希望透过分享在学校和诊所工作的点滴,提升大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及精神病的学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