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馑一家人“空肚”助贫童 妈妈:不要少看孩子挨饿助人的能力

撰文: 梁蔚澄
出版:更新:

最为人熟悉的助人筹款活动莫过于的饥馑30体验营,不过宣明会今年首度改以自行饥馑一餐或以上;或组队连续30日自行饥馑的形式筹款。没有体验营的饥馑30会是如何?忠实参加者会感到“寂寞空虚”吗?妈妈张贵明(阿Ming)已参加饥馑30逾13年,12岁的大仔海天及9岁的儿子海量也参与饥馑活动逾3年。饥馑这一家决定在家中进行饥馑活动,妈妈今年亦同时参加30人接力饥馑活动,她笑说:“有好有不好,今年的形式虽然与以往不一样,但却令我反思活动的意义,反而比之前更落力筹款。”摄影:江智骞

一家人回顾3人进行饥馑30的片段,看到儿时的自己也不禁发笑。

采访当日恰好是哥哥海天进行饥馑30的时间,弟弟和妈妈已完成一次饥馑行动,我邀请他们一起回顾过往的点滴,坐在客厅时,怎料弟弟一面听妈妈忆述,一面吃着零食,流露出津津有味的模样,在旁的哥哥一于少理。故事便在“咔、咔”声中开始……

哥哥在这复活节期间进行饥馑活动,弟弟在旁引诱他。

6岁小儿去饥馑

电视萤幕播放一张张过昔的照片,哥哥说:“这是菲林相机拍下来的”,妈妈在1998年开始参加饥馑30,当时是在小西湾举行体验营,可是原本的队长病了,她说:“也许我比较主动,因此做了队长一职,发现自己更加投入,然后也想其他队友投入活动之中。”一般而言,饥馑体验营是在每年的四月第二个星期六下午两点开始,直至星期日的晚上八时结束。妈妈阿Ming喜欢大会随机分配入组,与不同的生命碰撞,了解各参加者饥馑的理由,后来,哥哥6岁时首次参加体验营,其后弟弟则参加“8小时体验营”以小试牛刀,体验挨饿滋味。

当时是哥哥(左下)首次参加饥馑30体验营,他们正摆第71组的手势。(受访者提供)

在体验营内,只可饮水或豆奶等奶类纸包饮品,妈妈说:“我好欣赏佢(哥哥),第一年佢参加,当时得6岁,作为妈妈,唔忧心系假的。会不会过不了30小时?每次问他:海天,仲得唔得呀?佢都好轻松回答:得。无问题!”每次哥哥和弟弟也一觉瞓到大天光,此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妈妈瞓得好少呢。”对于兄弟来说,饥馑30并没有太过难挨的时间,妈妈则说比较难挨的,“不是挨饿,而是挨饿会好难睡得着。所以其实咁多年,我每一次都是睡两至三小时。”

其实小朋友是好挨得,唔好睇少佢地,以为佢地挨唔到饿。
妈妈阿Ming
妈妈保存的相片由1998年的菲林相机拍下的至数码时代的也在电视中播放。

模拟贫困地区插秧揾食 却被义工扫走

他们最喜欢的也许就是体验营内的工作坊,妈妈说:“其实每个工作坊背后都有意义,令参加者认识每一年为当地筹款地区的情况及反思自己的生活。”有一年,她与哥哥一起在泥地插秧的游戏,完成后却被义工一下扫走,说是因为天灾,所以失收了。有些人当然会忍不住怒吼义工,但最后他们更加明白,贫困地区的生活便是如此,可以因为天灾连仅余的食物也没有,他们如何失望,还需接受。

不过对妈妈而言,晚上的分享会是必到活动,因为每年的饥馑之星也会分享探访当地的情况,亦有过往的参加者分享饥馑经验,“虽然不能亲身感受,但可从他们的分享了解当地的情况,那么多年最重要就是这一刻。”

这是妈妈阿Ming于1998年首次参加体验营时所拍下的。(受访者提供)
每次都是抽签决定可在运动场内哪个位置睡觉,2010年时,3人在跑道睡,因近马路的位置,车声令妈妈难以入睡。(受访者提供)
2013年时,哥哥与弟弟在场内的一角做功课,那年天气较冷,妈妈送给弟弟一杯热朱古力,当时他的表情是如在沙漠中获甘露一样。(受访者提供)

在家饥馑引诱大?

今年没有饥馑营,对他们来说或多或少也有点失望。弟弟说:“无觉得肚饿,只是最后有KFC食就好了。”此话何解?原来每次活动完结后,每人会获得一杯薯蓉或蘑菇饭,让参加者回家途中也有点吃,不会太饿。对于此模式的改变,妈妈的感受较深,她会想因为过往的营友都是以这个模式筹款,这样会否令参与的人数少好多?筹款数字会否因此而减少?最后她认为“不是要挨30小时便成功,最重要的是筹钱帮助贫困国家的小孩。”

他们需要携同一个公仔参与活动,才体验贫困地区的人士需要边工作,边凑着孩子。

她笑言,在体验营内的工作活动令小朋友容易过点,在家饥馑就要扉自律、节制;反而大人会容易点,因为要上班,“忙到不用吃饭都可以。”看他们轻松面对时,他们亦不禁说出相同的看法,虽然他们享受在工作坊的体验,但其实也是很累的。那30小时亦不容易过,因为“什么天气也经历过,可能好湿、可能黑雨、可能好酷热、可能好焗。”不过他们一家仍继续下去,妈妈说:“我想自己及孩子也学会感恩,体验及了解贫穷后,在物质上、生活上、价值观上亦再时刻提醒自己,有能力就要帮人,要明白自己很幸福。”

活动已于4月1日开始,至30日完结,目前仍可报名参与

做父母唔易,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如果你有故事想跟我们分享,请把你想分享的内容及联络方法传至parenting@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