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创】小学生学写apps 突破课程框框 发挥个人小宇宙
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日趋普遍,日常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程式。程式编写虽是科技时代的重要技能,但现时相关课程并不普遍,基层家庭的学童要学习编程知识尤其困难。三位热爱编写手机应用程式的学生,黄乐轩、梅乐澄和林立恒参加了“Go Code程式小先锋”计划的免费程式编写课程,除了令程式的基本功能成功运作,更突破框框,加设了不同个人化的元素,发挥自己的小宇宙。摄影:陈嘉元
黄乐轩、梅乐澄和林立恒都热爱编写手机应用程式,当学校得知有免费程式编写课程可让学生参加时,老师都纷纷推荐他们。
就读小六的梅乐澄,最初是从书本中接触到程式编写。他对程式编写的兴趣愈见浓厚,可惜书本上没有一位老师可以让他即时问问题,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他认为课程是一个好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就欣然参加了。
乐澄本身对程式编写的认识比同班同学深入,课程的基本要求他都能达到,他更十分积极将程式个人化,让它更有个人特式。其中一个程式是《大富豪物语》,玩法跟市面上的大富翁游戏差不多。乐澄希望游戏尽量贴近现实,所以增添了通涨元素,让当中的地价租价每隔一段时间都随着通涨上升。另外,游戏中的“命运”同“机会”都有香港特色,例如其中一张卡是“你被城市大学取录了,现在到九龙塘。”
跟乐澄一样热爱程式编写的黄乐轩,在设计另一个程式“健康摇摇闹钟”时,会细心观察用家使用程式时的实际情况。他留意到程式在手机锁屏后会停止计时,所以他改写了程式码,让程式在手机锁屏后继续运作,令程式更加完善。他们都希望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会试玩对方的作品,出现问题时也可以互相提点。
学员们的学习能力都非常高,甚至乎超越了课程设计的程度,但课程设定的程式有所限制,未必能让学员完成自己想达到的效果。刚升上中一的林立恒是第一位学员提出在程式中加设个人化的元素,不过《大富豪物语》中的程式有所限制,他想加插很多新功能也无法如愿,感到有点挫败。不过他对画面效果的要求和细心的观察力实在值得欣赏。
在《香蕉炸弹》中,砍掉不同水果便可以得到不同分数,碰到炸弹却会立即输。本来在砍水果时,水果会就此消,没有任何特效。但立恒希望画面丰富一点,所以便加插水果“爆汁”的效果。同时,他顾及到水果“爆汁”时会遮盖画面,所以他加添一个按钮,让玩家清干净画面后继续游戏。
其实程式编写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艰深,要将它们转换至显浅易明的方法教导小学生,确实有点难度。其中一位助教Jardan,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程式实验室。他认为要在短时间内教导一班20至30个学生实在不容易,在过程中,他会尽量配合学员的需求,在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做到更多效果。
另外,他指传统学写程式的人是一行一行地编写程式,很多时会看轻最新、较图像化的编程方式,觉得有点儿戏。但其实新的方法减省很多编写工夫。他认为现在编写应用程式的工具日新月异,自己在过程中也学到要对新事物保持开放态度,可说是教学相长。
三位学员都已经学会了编写应用程式的“基本功”,他们都表示可以自己继续寻找途径学习,梅乐澄更希望未来能制作有水准的程式,并能在应用程式商店让人下载。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给予小朋友一个机会,便可以引起他们发挥无限小宇宙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