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15岁以下儿童自杀率创新高 UNICEF HK国际论坛探讨疫后教育议题

撰文: 刘嘉晓
出版:更新:

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UNICEF HK)在12月6日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重塑教育”国际论坛2022,来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领袖和教育工作者云集,集思广益研讨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新冠疫情后教育复原力,以造福每名儿童。

疫情对下一代的教育带来了沉重的影响。学习鸿沟越趋明显,情况对于来自弱势背景的儿童来说尤其严峻。在最严重的时候,世界各国的停课影响了共 15.7 亿学生(占全球学童总数的 91%)的学习,造成严重后果。

疫情当前,未来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可以共存。为了有效恢复教育,各地开始寻求突破,为儿童教育推出针对性的创新措施,让下一代得以健康地发展 。另一方面,数码网络及远程学习的重要性在今次的疫情期间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在既有的在家学习经验之上,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探索课堂外的教育方式和发展相关科技。

香港15岁以下儿童自杀率创新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世界儿童状况 2021》报告显示,全球有超过 13% 的 10-19 岁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碍,其中拥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儿童约占 40%。在香港,15 岁以下儿童的自杀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每 10 万人中有 1.7 人,远高于 2020 年及 2019 年的 1.2 人和 0.9 人。可见疫情对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带来的影响。

疫情后重塑教育方向

论坛聚焦讨论疫情后,如何“重塑教育”。当中讨论的范畴包括:“培养抗逆力”注重儿童精神及情绪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突破传统教育”探讨利用多元教学如何为下一代提供更具启发性教育;“教育 X 科技”进一步利用科技,开拓新式教育路向,释放下一代潜能。

培养抗逆力

儿童的压力和焦虑可能来自生活不同方面,为关心儿童的处境鼓励小朋友表达自我,UNICEF HK 先后推出“童心‧童听”儿童电台计划,及“童想.童声”电视节目,提供平台予小朋友发声,也让成年人能够了解下一代心中的奇思妙想。

UNICEF HK 过去一直致力透过青年使者计划及 UNICEF Club 校本平台,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儿童的状况,并以行动实践世界公民理念;让同学有机会到海外考察,自己在校园中策划活动,实现自我价值。UNICEF HK亦在疫情期间先后推出了“童你抗疫”和“童心共济”紧急社区支援行动,发布情绪疏导指引,为基层家庭送上抗疫物资。

突破传统教育 融合科技

伴随科技的进步,高速网络和数码平台已变得普及,并成为下一代接受教育的重要硬件设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全球发起了 Giga 倡议,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儿童接驳上互联网。自 2019 年以来,该倡议已经让 19 个国家的 5539 多所学校,超过 210 万名学生直接受惠 。

在疫情期间,数码和远程学习的需求明显加大。欧洲委员会的分析报告亦指出,在疫情前已经有就教育数码化作出投资的重要性,有效加强教育系统的应急和复原能力 。作为资源相对丰富的社会,香港能够分享我们在教育数码化方面的经验。UNICEF HK 在 3、4 月特别假期期间推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网上学习奖励计划”,让同学能够透过线上学习平台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身体力行完成SDGs目标。

点击即睇“2022 圣诞亲子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