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脾虚、气虚易致便秘 中医爸爸教4招不吃药改善儿童肠胃功能

撰文: 张玮婷
出版:更新:

小朋友排便不顺或便秘,一直都是家长们头痛的问题。不过小朋友年纪尚轻,又不是每人都喜欢吃蔬菜,家长可以如何帮助子女缓解便秘?注册中医马琦杰遂分享3款食疗及小儿按摩手法,让家长在不喂药的情况下,也可以助子女改善胃肠道功能。

医学上,一般认为有排便次数一周少于3次、量减少、排便困难即为便秘。便秘患者或会出现大便干结、干硬、排便期间肛门疼痛和不适、排便不净感、腹痛或不适等症状,如果长期便秘没有改善,影响的不只是肠胃及肛门不舒服,更有可能引致发腹痛、头痛、肩酸、食欲不佳、口臭、失眠等情况。

(photoAC图片)

注册中医马琦杰形容,便秘不只影响身体健康,更容易令小朋友情绪失控,因此家长应及早正视问题。针对3种常见成因所致的便秘,马医师推介以下3款食疗及1种小儿按摩手法,让家长在不喂药的情况下,轻松改善小朋友胃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热气便秘

马医师指,平常偏好食煎炸油腻、肥甘厚味食物的小朋友,或者外感热邪,都较容易造成热气便秘。这种便秘多伴随腹胀疼痛、大便干硬结实或呈粒状、口舌生疮、口臭等症状,而且多于吃热气食物后几天出现。他建议家长可帮助小朋友调整饮食习惯,多吃高纤食物,多喝温开水,并可准备养肺莲子谷物粉,当中含有莲子、茯苓及薏仁等成分,有助补脾固肠、清肺热。

养肺莲子谷物粉:

成人份:25g/每次
儿童3岁以上:10g/每次
做法:以150ml至250ml暖水搅匀便可

莲子,味甘、涩,性平。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资料图片)

脾虚便秘

马医师续指,儿童消化能力较弱,当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进食量过多,食物容易积聚在肠胃,令肠蠕动减少,便有机会造成便秘。患者或会出现大便时无力、排便时出汗及气喘、便后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倦怠懒言、语声低怯等症状,因此应尽量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多吃健脾养胃食品,定期做适量运动,如散步等,以帮助肠道蠕动。他建议可准备紫淮山水,以调理脾胃,改善脾虚型便秘。

紫淮山水:

材料:1小匙“紫淮山粉”、暖水150ml
做法:将所有材料搅拌即可,又可加入少量麦芽糖(1岁以下建议加入麦芽糖,3岁以上者则可改为蜂蜜)

紫淮山粉 - 使用岁数及份量
1至2岁:5g
3至6岁:10g
7至11岁:15g
12至16岁:20g
16岁或以上:25g

紫淮山。(资料图片)

气虚便秘

气虚便秘多见于体弱成年人及长者,患者主要出现排便气喘、大便稔软、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心慌气短、头晕、身体无力、舌淡苔白等症状。马医师建议,患者应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维持定期运动的习惯,亦可服用南瓜水,达到补气健脾之效。“养脾南瓜谷物粉”中,南瓜性温味甘,入胃脾两经,能润肺益气、补脾、增进食欲、改善胃痛,而南瓜籽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更可直接用于人类的神经系统,营养神经元、滋养细胞。

南瓜水:

份量:25g/每次(6岁以上儿童半茶匙)
做法:以150ml至250ml暖水搅匀便可,或可添加至麦皮、白粥、白饭或咖啡

(photoAC图片)

小儿推拿手法

马医师建议家长可以为子女推拿以下5个位置,强化孩子肠胃蠕动功能,包括清补脾、清大肠、运水入土、推大四横纹及揉龟尾。

+1

清补脾

位置:大姆指外侧至赤白肉际处
手法:来回推

清大肠

位置:食指外侧
手法:从指根成一直线推到指尖,来回推

运水入土

位置:自尾指尖沿掌边至姆指根部
手法:尾指尖开始,沿掌边推至姆指根部

推大四横纹

位置: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根连掌面之横纹
手法:用姆指端自食指根推至尾指根,来回推

揉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
手法:用姆指或食指揉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