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专校敞学童心扉 校长:教育改变他们的一生
失明的,可有视障学校;失聪呢,有听障学校;智力不高及有先天障碍呢,有智障学校。那么自闭症的小朋友呢?“入特殊学校吧!”这应该是大多数的回应,香港虽有不少特殊学校,但你们又何曾想过并尝试了解自闭孩童的真正需要?究竟怎样的教育才可令他们“融入社会”及发挥所长?香港有一所专为自闭学童而设的私营学校,位于红磡的一隅。随时接收一些因行为及情绪较为“出众”的学童,因此没有特定的开学日,亦没有特定的毕业日,这就是爱培学校,该校的文校长说:“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的‘爱’去‘培’育学生的地方。”摄影:吴钟坤
无论老师及学生,也希望他们都是Critical thinkers,自己想出答案及创造未来。
没有特定的开学、毕业日
爱培学校是首间为能力中至高的自闭症学童而设的注册学校,由爱培自闭症基金成立,针对自闭症学童的需要而提供适合的课程,即处理行为及情绪问题外,亦包含学术科,学费统一为2万2千元一个月。那何谓合适呢?走进简洁舒适而明亮的课室,这班有6位学童在上课,分为4人一组及2人一组的小班教学。骤看下去的师生比例是1比2,文校长说:“师生比例高的原因,除了可提供密集式的教学外,亦可令教学模式变得有弹性,学生状况渐佳的,可渐渐入组,由单独变为2人甚至4人一班,不过很多时是有学童随时上学,需要灵活地调配人手。”
每人学习的能力不同,有些只需一年的时间便可回主流学校;有些则被其他学校转介至此;有些在课堂中情绪突然高昂起来,需即时安排老师独立处理,这除了考验校长的资源调动能力,亦考验老师的应变力。文校长笑说:“这里的老师是治疗师外,也是一位老师,他们的角色要随时转换。”
学校里的一点绿
除了观课外,文校长带我参观一个“小花园”,这才令我回想起学校的环境,除了予人整洁的观感,而课室亦有充满色彩的壁报外,就是少了点绿色地带。学校地方有限,“小花园”设在4楼,原来这是经校长多番努力争取下而设立的。她说:“初时我想学校有些植物,可是老师们怕学生会食泥、破坏的情况,但其实只要教导正确观念,这都不成问题。”最后,学生们的反应是生怕植物没有足够水份,反而日日前来浇水,差点把植物弄死。他们亦爱把“小花园”内的小矮人公仔四处摆放或移动,也许你认为是“百厌”的表现而生气,可是校长反倒喜欢他们的活泼,因为这是他们前来玩耍而留下的痕迹。
我希望他们可以去enjoy life,可以独立生活,甚至可以就业。
文校长出生于英国,后于香港工作,因一次为自闭症儿童补习英文的契机,开始审视香港特殊教育制度的问题。她们在办校时发现香港的情况是,有些自闭学童行为“出众”,情绪容易爆发,没有学习障碍却被编入特殊学校;有些能力没那么高,但情绪没问题,却被编入主流学校。加上香港并没有一所专门支援自闭童的学校及为孩童将来而定下教案的学校,促使她们成立爱培学校。
文校长说:“教育是影响他们将来,甚至一生。一,我希望课程帮可以帮他们与人沟通,而在行为、情绪、社交上亦有所改善;二,很多老师也说没接触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s)小朋友,如需要培训及实习,可以在此寻;改变小孩的一生,无论是入主流,还是将来踏出社会。那些能力较低的,难道他们只可安坐家中到老?”因此,这里最有趣的是有一个家政室及场景室,场景室有时是模拟服装店、水果店、洗衣房等,会因应不同需要及主题而改变,他们希望年长的学生可以在场景中学习不同的工作需要,以便有自理能力外,及尝试在社会中寻找合适的工作。
专题故事:【妈妈唔易做】两子患过度活跃及自闭 妈妈:不想儿子成别人负担
专题故事:【妈妈唔易做】自闭兄弟的24小时 乐观妈妈豁然面对歧视
专题故事图辑:照顾自闭症小孩的一天 刘太:“儿子永远是我的小天使”
自闭资讯:【自闭症】与遗传、基因有关吗?
自闭资讯:自闭症专校敞学童心扉 校长:难道他们只可安坐家中到老?
做父母唔易,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如果你有故事想跟我们分享,请把你想分享的内容及联络方法传至parenting@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