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小朋友阅读能力好有学习动力 父母千万别做这件事|Natalie Yim
有人说,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是的,父母可以藉陪伴来建立沟通的桥梁,加深亲子联系,也可以藉陪伴去给予孩子安全感,使他们自信地成长;无论对于亲子关系,还是孩子的心灵健康,也有莫大的裨益。不只如此,家长作伴指引,还能帮助子女发展认知技能。
发展心理学家维谷斯基(Lev Vygotsky)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他相信孩童需要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新的认知技能,他又形容家长对子女的协助与扶持,就像建屋时搭起的棚架(Scaffolding),可见真切的陪伴有其必要和作用。
以阅读为例,我们怎样倍伴孩子阅读才够称职呢?平常我们读故事书给孩子听,不如试试反过来,让他们朗读给我们听。教育学家黛安‧翠丝(Diane Tracey)和约翰‧杨(John Young)做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他们指(1)妈妈在指导孩子朗读文章会有不同习惯,而阅读能力较低的小朋友的母亲会较常指正孩子的错误;(2)学历较低的妈妈会较常在孩子朗读时插话指正;(3)学历较高的妈妈会较常用问题引导孩子。
分析研究结果,原来不断指正,会打垮孩子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影响他们阅读能力。故此,家长可以先让子女朗读完毕,才按整体表现给予评价——以建立亲子关系和让孩子享受阅读为首要目的。另外,我们也可以多用问题去启发小朋友,而问题最好能引发较多思考,例如特质问题:“主角能够成功,他需要具备什么特质?”,假设问题:“如果主角能够使用魔法,结局会有何不同?”,逆向问题:“店主希望增加人流,不如我们反过来帮他想一想,有什么因素会令客人不去他的店?”。
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或者是家长心里的终极目标,但在标竿之前的一段路,亲子关系、孩子的兴趣、陪伴的质素亦绝对不容忽视。
作者简介:
Natalie Yim 为资深英语教师及《童理心》会董,语言学毕业,掌握语言的微妙,后修读心理学,了解行为动机,故善于解读小孩的说话与举动,相信亲子关系是教养的基础:理解应比责备快,解决问题应比惩罚落力。
相关文章:孩子讲大话家长要点应对?专家教你3招令孩子不再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