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自闭症儿子转入特殊学校 爱上街舞 母:佢开心就满足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当时佢一见到校服就惊,出门口都抓住个门框,老师夹手夹脚擡佢入学校。”梓俙妈妈忆述自闭症及过度活跃的儿子在主流幼稚园和小学就读时的情况,每天上学如打仗,儿子明言“唔钟意返学”。到升小二时,她为儿子转入特殊学校,曾被身边人质疑教子无方。现在,梓俙更爱上“飞仔活动”跳街舞,妈妈却因儿子开心,而深感满足。
摄影:廖雁雄

梓俙由主流幼稚园到小学,也不开心。

梓俙妈妈指,儿子虽然是轻度智障,但记忆力很强,惟在主流学校上学时,一点也不开心,更受到同侪的欺凌。只因梓俙有自闭症和过度活跃,不懂看“眉头眼额”,多言多动,经常被投诉骚扰同学,因而不能融入主流学校的生活。每天上学如打仗,但自从小二转入特殊学校,妈妈坦言学校支援较多,儿子的行为问题得以改善,更不再抗拒上学。

惟压力却转移在母亲身上,当年的决定惹来不少亲友的言语评击。“你个仔好眉好貌,点解要畀佢读特殊学校?”、“你晒咗个仔,毁佢前途!”等等,都令她眼泪在心里流,“但一见到阿仔钟意返学,放学又肯讲学校做过乜嘢、会笑,我就觉得而家咁好好”。

接触街舞 提升自信及行为表现

梓俙现时就读的道慈佛社杨日霖纪念学校,得到扶轮社的支持,为学生开设了学习街舞的课外活动。副校长王燕青指,当初考虑开设这项课外活动时,街舞并非主流运动,曾有担心予人感觉是“飞仔活动”,观感不好。但开设后,并没有负面的回馈,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街舞也能让学生走进社区,曾到过香港文化中心或其他社区表演,提升自信心。

副校长王燕青。

街舞组由小六至中五的学生组成,每个均由学校推荐参与。“梓俙当初对返学好抗拒,经常缺课,于是想畀啲佢有兴趣嘅活动吸引佢返嚟学校。”王副校长说。更重要的是,街舞令梓俙有所改变。

“舞蹈系团体活动,令佢更明白适当时候做适当嘅事,以及做好时间管理先可以上兴趣班,对佢上堂嘅表现亦有帮助。”王副校长说。而梓俙妈妈则透露,儿子本身患有内八字脚,手脚协调也较弱,“行行吓会左脚碰右脚,成个人跌低,个鼻损晒”,而练习街舞后,走路跌倒的情况明显大有改善。

学会适当时候,做适当的事。

导师称赞:记性好好

街舞组的舞蹈导师Popping Lok称赞梓俙记性好,但亦看得出他手脚协调的难题,动作经常慢半拍。“不过学跳舞,最紧要肯郁,佢哋就最肯郁。”因此,他并不认为SEN小朋友比他人难教,反而这项运动,随时能改写SEN小朋友的生命。

Popping sir记得第一次接触SEN学生,只认为他是没自信、沉默的人,不知道原来他患有抑郁,需服药并辍学。惟跳舞3年后,他不但走出阴霾,现时更发展他的音乐兴趣,人生得以转变。他认为,SEN小朋友对学习更认真、更加心无杂念,更是投入在舞蹈之中!“虽然学生可能要比其他人多一倍时间去学,但越过挑战时,佢哋一样咁开心。”他说。

导师认为,街舞能改变SEN小朋友的生命。

梓俙:开心,目标是获奖!

由10年前开始,国际扶轮3450地区举办的Rookie Stars街舞训练服务计划,资助学校引入街舞运动,近年更涉足特殊学校,让特殊需要的学生也能免费接触这项运动。北角扶轮社社长黄玉娟认为,街舞适合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而且可以随时起舞,有助学生表达创意和情绪表达。

北角扶轮社社长黄玉娟。

该社每年举办“Rookie Stars Dance Contest”街舞比赛,逾千人参与这项盛事,更会支持有资质的年青舞者持续深造,并代表香港在未来的奥运会出赛。梓俙目前正在努力练习,希望在比赛之中能顺利展现舞蹈成果。他向记者说:“跳舞好玩,好钟意同同学一齐跳,希望攞到奖!”

梓俙来年将面对升中,妈妈再次被亲友查问会否让儿子转回主流中学。“我一早对佢成绩冇期望,佢嘅成长阶段最重要系开心,佢喺度读得开心,我就满足!”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