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初时超怕水、洗头如打仗 6岁自闭童靠SEN水疗池克服恐惧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6岁的竣颖进入水池时,已挂上笑咪咪的笑容,和治疗师一起在水池上玩训练游戏时,更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难以想像,眼前这个一个快乐男生,原来是一个极敏感的自闭症小朋友,曾经对眼睛、耳朵沾水即失控。协康会建设了专为SEN和肢体弱能小朋友而设的水疗池,并推出专设的水疗课程,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克服成长的困难。摄影:黄舒慧

现在的竣颖已是一个亲水宝宝。

竣颖妈妈麦太忆述,儿子幼时的平衡感不好,被诊断有自闭症倾向、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症状和发展迟缓,竣颖的腹部肌肉力度较弱、身体协调及前庭感较弱,“佢行行下会无故跌倒,玩千秋会好惊,而且感官好敏感,一有水掂到耳仔或眼睛,就会情绪失控”。麦太说,她带竣颖和年幼一岁的弟弟一起到沙滩和泳池,弟弟表现得很兴奋,但竣颖是非常害怕踏在沙上,亦只敢在池边玩水。麦太更说,每次和竣颖洗头也很“大阵仗”,需要她、丈夫和工人姐姐一起按住他,才能完成。

+3
竣颖妈妈坦言,孩子有进步,照顾压力也随之减少。

他们透过儿童医院认识协康会,得知机构开设了一个专为SEN小朋友的恒温水疗池。麦太忆述,竣颖第一次进入泳池时,立即大哭,但是在第一堂完结后,竟然追问何时再上课,令麦太相当惊讶。目前,竣颖已12堂的课程,他由一个极怕水的男孩,蜕变成亲水宝宝,能在水池中快乐地和治疗师畅玩训练小游戏。

麦太坦言,儿子的进步很大,也令她和丈夫的管教压力得以纾缓。“有自闭症嘅小朋友很敏感,很易有情绪起伏。有次他因小事好嬲,我哋就叫佢想像下游水嘅开心事,同埋试下用游水嘅呼吸法,慢慢平伏心情。”她指,竣颖目前走路和肌肉力量都比之前好,并已完全克服对水的恐惧,更能够把头淹在水中一段时间,学会了自由式的基本动作,有时也能和他人合作、沟通,完成游戏。

协康会物理治疗师督导主任许凤樱。

水疗的多种好处

水有阻力、浮力、压力等特性,水疗能帮助病者在水中放松肌肉,改善动作协调。而患有自闭症或肢体弱能的小朋友,透过水的特性和治疗师设计的活动,更能提升专注力、动作协调、心肺功能等,改善小朋友的情绪行为,有助与人建立互动关系,提升自信。

协康会物理治疗师督导主任许凤樱指,水疗池的温度介乎摄氏32至34度,能有助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舒缓紧张的情绪。除了SEN的小朋友外,对早产儿童容易手脚冰冷的体质,或是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幅度不足的肢体弱能儿童,也有显著的疗效。

对完全不能控制身体的芊悠来说,下水池游玩是最开心的事。

对脑膜炎女儿保存“站起来”的希望

10岁半的芊悠出生不久患上脑膜炎,令大部分脑功能受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很弱,而且关节肌肉紧张,长期难以活动很易令筋腱收缩。芊悠妈妈说:“每次去覆诊,医生话佢(女儿)啲筋又紧咗,我就好无力。”由于芊悠久坐轮椅,一旦腿部筋腱收缩至屈曲状态,日后芊悠能站起来的希望便更渺茫。“虽然未企到,但我都要令佢嘅肌肉、筋腱可以维持到呢日到嚟。”芊悠妈妈说。

她指,女儿幼时已很喜欢到水池玩,往往会流露出开心的笑容,但随女儿的年龄和体重增长,父母很难带她到水池,而且要找一个水池能容纳一个依赖尿布的孩子,几乎没可能。幸好通过协康会的评估,能够参与机构的水疗课程。

合资格儿童能获资助

协康会提供的专业水疗服务,针对不同发展困难的儿童,包括肢体弱能、自闭症、早产、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发展迟缓等,只需有相关的证明文件,便可以尝试报名。而今年新推出的“乐水‧适游──肢体弱能及自闭症儿童水疗支援计划”(计划)更是针对自闭症和肢体弱能儿童而设,每堂均需要家长一同参与,回家再作相关训练。

计划适合2岁半到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每期12堂,只要符合资助资格,可获全免或部分资助。

查询:3158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