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坐唔定拖延易分心 6招令孩子“专心”温书方法|程卫强

撰文: 程卫强
出版:更新:

上两回提到我的专注力情况,以及我是如何克服有关弱点。这个星期跟家长分享一些处理孩子温习、或其他需要专注时的小贴士。

(GettyImage)

第一招:以时间来计算温习进度

其中一个常见的“家长投诉”,就是“明明未做完功课,就走去做其他嘢”。“其他嘢”的意思可能是饮水、去洗手间、甚至把玩文具,总之,心情就不是放在功课上。其实要“做完功课才可以休息”可能是一个诅咒!小孩子专注力有限,而现在的功课,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其实不只做功课,温习亦然!

“明明未温完书,但系又走去话要抖一抖!”可能是你的心声!问题是愈坐就愈没专注,越没专注就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功课或温习,变成恶性循环。家长不妨试一下,用温习时间来计算进度,而非硬性要求孩子“完成一项功课才可以休息”、或“温完一科先可以停一停”。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现时的专注能力,然后订下可达到的要求。例如你发现孩子差不多每20分钟就出现“分心”情况,你可以将时间订在15分钟。当时间到了,就可以让孩子休息5分钟。而家长亦应该慢慢地(但合理地)提升要求,例如一个月之后就要求18分钟等,逐步提升能力。休息时亦不应进行容易让孩子分心的活动,例如电视或电子游戏。

适时给予休息时间。(VCG图片)

第二招:限时完成作业

除了在指定时间后给予小息时间,父母也可以跟孩子来个竞赛。父母可以先因应孩子的能力,订出合理期望,例如孩子大约需要用12、13分钟完成某项功课,但在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分心、把玩文具、走来走去等等而花去4、5分钟的时间,这样的话,家长不妨以计时器,设定在15分钟。如果孩子在15分钟内完成,余下时间就可以一并加进正常休息时间。

举例说,完成15分钟功课后,就会给予5分钟的小休时间。如果孩子在13分钟就完成了,这样的话,就会有7分钟的小休时间。但如果孩子超时了的话,父母可以按正常作息时间进行温习,不用额外惩罚孩子。当孩子大部份情况下都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父母可以稍为调整指定时间(即例如变成14分钟)。但要留意,这个方法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并准确的预算时间,如果每一次,孩子都不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这是无法建立其满足感,并鼓励他继续努力的。

(VCG图片)

第三招:将功课斩件

除了将时间斩件外,父母也可以尝试将功课斩件。“做完一样再一样”,这是很多父母的要求,似乎觉得做人要有始有终。当然,如果孩子能够做完一样再一样的话,这样很好。但我却很难在同一科目上专注过久。我自己有用一个方法,就是将范围斩件。例如物理考试范围有10课、化学考试也有10课,这样的话,我大有可能温习了物理的1、2课书,就去翻化学的1、2课书。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我却觉得有助我延长温习时间。当你发现孩子做中文作业出现疲态,可以试试叫他计计数,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招:拒绝引诱

很多幼稚园生或小学生也有一个习惯,就是会一边做功课,一边把弄玩具(或文具),甚至书桌上满布杂物。这些杂物都有可能影响温习。以我为例,如果手机在旁边的话,我可能做不到5分钟(没有夸张啦)就会按手机,甚至打机。因此,要我专心做事?可以!先把手机丢到一边去!在孩子温习的书房里、书桌上,有其他玩具或物品会令他们分心吗?先处理那些扰人的事物吧!玩具当然全部收起,就连文具也应该全放进笔盒内,需要的时候才去拿。

(VCG图片)

第五招:画脑图(Mind Map)

这个要视乎孩子有多大了。如果孩子能明白什么是脑图,可以教他们边温习、边画脑图以协助记亿。即使孩子未能掌握脑图的概念,也可以叫他们一边温习,一边写在纸上,这样也可以满足他们边温习边把玩的推动力。除了脑图或边习边写,画图也可以协助孩子记忆,特别是形态夸张或特别的图画。下次见到孩子在温习时画画,可先别斥责他们,而是将精力放在绘画跟书本内容有关的,温习效果可能有所提升。

第六招:足够运动

已有科学实证,说明有充足运动的孩子,其学术成绩会较没有足够运动的孩子为佳,而即使患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孩子,在进行足够运动后,其表现也会有所改善。因此,千万不要以功课多为理由,而拒绝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适量运动能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在我孩子考试期间,我与他们到球场的时间,更会比平日为多,而他们也能够在有限时间,完成考试的复习。除了学习效率及效能之外,足够的运动也是减压的良方。

父母要留意,这里只是一些方法,让我们协助孩子专心温习。世间上并没有“一定、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父母可以因应孩子不同情况,尝试不同的策略,以正面、鼓励为主,与孩子一起想出最合适的功课策略!

唔专心,都可以温好书!

作者简介: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Victor Ching

两子之父,现为大学客席讲师,同时是专注力不足症(ADHD)患者,现身说法读书不需要坐定定、分心也不一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