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童看新闻后害怕红色物件 心理学家教6式应对|香港红十字会

撰文: 香港红十字会
出版:更新:

近日社会事件不断,相信很多成年人都觉得情绪受到影响,可能会感到愤怒、沉重,甚至食欲改变或失眠。其实,儿童亦有可能受社会事件影响而产生情绪反应。香港红十字会因应社会情况开设的心理支援热线,曾接获家长来电求助,指其七岁儿子疑受社会事件影响,忽然对红色物件感到莫明恐惧,又多晚发恶梦。

(香港红十字会提供图片)

七岁童观看新闻后 见红色物件即惧怕

上述个案的家长十分担心儿子的情况,预约并带同儿子接受本会的心理支援服务。在面谈的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利用玩偶与孩子倾谈,得知他在新闻片段中见到数位血流披面的人士,之后多次梦见有人受伤和流血,而且看见红色物件时即感到害怕。

在孩子脑海中,流血画面、恐惧的感觉与红色物件产生了关联,于是心理学家与他商讨下次面对类似画面时,可以选择不再观看,或将感受告诉身边信任的人,以保护自己及增添安全感,并教导孩子运用呼吸练习来放松心情。接受心理支援服务后,孩子的情绪反应逐步缓和,情况得以改善。

经历不寻常事件后的寻常反应其实,不论是灾难、意外或近日的社会冲突,都属于危急事故,往往突如其来,对大众的心灵有所影响,或会出现不同的压力反应,例如亲身经历危急事故或观看相关影像后,可能会感到精神紧张、脑海中一直重复思考有关事件、浮现冲突及伤者画面、感到愤怒或沉重无力、食欲改变、失眠、失去动力等。对大部份人来说,压力反应会随时间渐渐减弱,这亦称为“经历不寻常事件后的寻常反应”。

对儿童而言,他们可能会感到惊慌、难过和困惑。幼童未必能清晰表达情绪,家长可留意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否对特定物件或影像有强烈反应、睡眠情况、语言或能力的倒退行为等。七、八岁以上的儿童则可能会重复讲述事件、改变日常活动、减少或退出社交接触、出现睡眠和饮食问题等。此外,孩子亦有机会于游戏、角色扮演或绘画时重演所遇见的情景。以上的反应在刚经历事故后都是常见的反应。

(AC Photo)

应对六式供参考  注重聆听与支持

若家长观察到孩子有以上表现,可以用以下方式支援孩子:

1.抱持耐心,明白孩子在短时间内有这些反应是正常的

2.和孩子讨论其感受。幼童在轻松的气氛下较易讲出感受,家长可借助玩具公仔与他们倾谈,例如说“你好呀,我是小红,上星期我在校巴上见到路上有人打架,令我很害怕。你呢?最近好吗?”;若孩子于游戏、角色扮演或绘画时重演所遇见的情景,家长亦可善用这些机会,融入活动当中,与孩子倾谈其感受。

3.给予希望,并让孩子知道他们有这些感受或反应是正常的,例如说“我知道最近发生了很多事,你觉得害怕是正常的。”

4.让孩子知道他们得到你的接纳和支持,及在有需要时可找谁倾诉

5.避免比较,即使年龄相近,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6.如有需要,可容许孩子暂时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例如暂时陪伴入睡),然后慢慢恢复正常安排。

(香港红十字会提供图片)

作为照顾者,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亦非常重要。如因近期社会事件受到困扰,可减少查阅有关消息;多和身边人倾诉;尽可能保持日常规律及定时作息。

然而,无论是成人或儿童,若心理反应持续数星期、反应强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应立即向专业人士,如医生、社工及心理学家等求助。

香港红十字会提供心理支援服务“Shall We Talk”,以协助任何受影响人士。服务以救助有需要人士为首要考虑,不因其背景或政治立场影响,所有服务使用者的个人资料均会保密。

文:香港红十字会临床心理学家 张芷乔

香港红十字会简介

香港红十字会成立于1950年,属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全球超过190个国家的国际人道网络成员之一,致力带领社会上各阶层人士,身体力行实践人道精神,并透过四大范畴的工作,分别为紧急救援及备灾、社区健康服务及教育、人道参与及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及复康,为香港市民提供一个多元化的人道服务平台。详情请浏览 www.redcross.org.hk。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孩子受社会事件影响情绪 心理学家教你如何支援”。​】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