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逾7成被访学生身心受影响 五步助处理情绪问题
今个暑期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沉重,社会上连串冲突都令年轻人的心理蒙上阴影!今日有机构及教育界人士联合发起“和与解校园”五大愿景,希望把能贡献的贡献出来,去帮助社会未来的主人翁。
逾7成学生身心受影响 1成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
“和与解校园愿景”于8月初透过焦点小组,与30位年龄介乎12至23岁的学生进行化名电话访谈,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及情绪需要。结果发现在暑假期间社会发生的大小事,正影响著年青人的身心健康,只有27%受访年青人表示事件完全不影响自己!
生理方面,有受访者会失眠、食欲减少、有呕吐感等;有40%受访人在不同平台观看暴力场面资讯后感到伤心难过、无奈、无助及对香港的未来及安全感到忧虑;最严重的10%受访者更出现与创伤后遗症相似症状,包括反复哭泣、出现与暴力场面相关的幻听及幻觉、发噩梦、持续性失眠、精神紧张、肌肉绷紧、不想与人接触及感到孤单等。
画面不断重播
正生书院校长陈兆焯认为目前年青人在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事情,没有地方发生过亦不知如何解决,加上科技的发达,一些会引起不安的照片、短片,是会不停在日常生活中“LOOP”,而且因为关心事件,会“唔睇唔安乐”,亦令大家的情绪受影响。年青人最希望有人聆听,聆听比说话来得困难,亦正正是每个人都要学懂的事。
情绪感受凌驾是非
良师香港创办人陈君洋在发布会上提出校园是社会最体谅多元的一方,建议透过以下五步去帮助学生:
1.和善-关注学生情绪需要
2.和缓-调节学习进度
3.和奏-建立互信支援网络
4.和约-建构纷争处理机制
5.和解-校园、学生成为重建社区的力量
陈校长免费补习天地创办人陈荭更以自己过往做校长的经验,分享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学生最需要的是空间,香港正面临一个“乱局”,开学后在纪律、校规方面亦可弹性处理,包括出席率的安排都可以透过网络去发布,令同学在开学前感受到校方的体谅。游乐道及香港社会创投基金创办人魏华星先生亦有相同看法,香港学生本来就有不同的压力来源要处理,加上现在的社会事件,很多年青人都是“一笃就爆”的阶段,作为学校的确要处理学生的情感优先,但同时希望老师们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因为教师也是受影响的一群。
为了支援师生情绪上的问题,各机构都提供了免费的活动供师生报名参与,事件暂未看见有完结的迹象,因为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是一众提供服务者的心声。
有关活动可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