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孩子太怕丑怎样办?|程卫强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忧虑:孩子太怕丑。例如有朋友到访或拜访朋友时,要求孩子跟到朋友打招呼时,孩子怎样也不肯“叫人”,父母越要求,孩子越畏缩,甚至可能会躲在父母身后。这时,父母尴尬之余,朋友也不知道应该给予一个怎样的反应。(编按:作者为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
有些孩子很容易就能与别人打开话匣子,有些则比较慢热,这似乎关系到孩子的性格,而且不容易一下子就改变。
要协助孩子学会礼仪,父母首先要体会到孩子的感受、情绪。孩子见到陌生人,少不免会有一点焦虑,就如父母自己,当结交新朋友时,也会怕讲错说话,对吧?年纪少少的孩子,其焦虑可想而知。当父母越发紧张地要求称呼四姨婆、五舅父的时候,孩子就越发紧张。可能你会问:“其实这位朋友已经很常见⋯⋯”你不是每天也见到老板吗?你跟他Present时会紧张吗?你现在明白了么?
先为孩子作预告
当知道有朋友将会到访时,可以先跟孩子说明一下,最好是将上一次见面时的情况拉上关系,例如:“一阵舅父、舅母同表哥会嚟探我哋,上次同你去公园玩果个表哥,同埋请你食薯条果个舅母呢!”然后也可以让孩子想一想,拿什么玩具跟表哥一起玩。
反之,要留意一些负面说话,或说一些会加重孩子焦虑的说话,例如:“一阵唔使怕丑㗎”、“一阵要叫人,咁先系乖仔㗎”。要知道“陌生人焦虑”,是焦虑嘛,你越给予压力,焦虑越厉害。(例如:“一阵唔驶惊㗎,董事会几个董事听你Present,要Present得好好睇睇呀,咁你先有得继续捞!”其实同你同阿仔讲果句有何分别?)
另外,当客人到访时,尽量不要将所有的专注力都放在孩子及客人身上(即立刻要孩子“叫人”)。父母应该让孩子继续当时的活动,而朋友则可以慢慢的融入他的游戏中,先让孩子习惯“朋友”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然后才直接与小朋友沟通。
相反,如果是去探望朋友的话,在刚进朋友家时,也不要一下子将注意力全放到朋友身上。父母可以仍然抱抱孩子,跟孩子描述一下当时情况,例如:“等我哋一齐睇下表哥玩紧咩先?”、“哗!原来表哥玩紧火车㖞,㗎火车会行之外,仲识叫㗎㖞!”、“不如我哋一齐去睇下啰!”等等,让孩子有“同行感”而不是“你自己去同表哥玩啦”。(当然,如果孩子是超级外向型,连楼下晨运伯伯都可以随时吹到一、两个钟头水的话,唔使你陪佢自己都会走去搞表哥㗎火车啦!)
勿在孩子在场时批评
当然,如果孩子比较怕生,父母也可能要先跟朋友说明以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否则大人也可能予人“不懂礼仪”的感觉。但要记住,不要在孩子在场时说啦!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在孩子在场时,于朋友面前批评他们:“佢好怕丑㗎”、“叫极佢都唔叫人”、“佢去到度度都唔叫人”、“佢要等半个钟先够胆落地㗎”等等类似的说话,可能这样的说话让父母有点下台阶吧。可是,孩子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事,也可能因此更害怕社交。所以大人们也要留意自己的说话啦!
除了不要立时给予注意力,以减轻孩子的焦虑感外,平时也可以用图书故事、自创故事等方法,让孩子知道向别人打招呼的礼仪;也可以透过角色扮演,利用日常生活主题,例如扮到快餐店点餐,父母可以先向扮演服务员的孩子打招呼,然后才“落单”,以让他们透过观察学习到打招呼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怕丑”的程度达到一定的极端,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如学校),或在特定的人物(如老师)面前,完全说不出话来,这样就应该请教专业人士了。
作者简介
程卫强,两子之父,注册心理学家,双硕士学位(应用心理学(特殊学习需要)、环球商业管理)、双学士学位(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为大学客席讲师、私人执业心理学家、企业顾问、创业家,却同时是专注力不足症(ADHD)患者,现身说法读书不需要坐定定、分心也不一定一事无成!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