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我对正确教养的坚持与执著 | T妈亲子生活

撰文: T妈
出版:更新:

这几天参加培训,TinTin交给我妈照顾,我特别嘱咐让他少看电视,尤其是新闻。

昨晚回家吃饭,家人正收看元朗直播。明白大家关心事态发展,所以我三扒两拨,尽快完成晚饭,带TinTin回家。我妈:“佢又冇企定定睇电视,驶乜咁紧张。”我知,成家人都觉得我太紧张,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影像对孩子的影响,比说话更深远。

人,本质就是眼见为真。为什么要睇直播,为什么说“有图有真相”,因为人倾向相信看到的是事实,孩子更甚。

孩子在7岁前,记忆主要来自经验及影像,会把看到的,想像成自己经历过的。例如看了《狮子王》,便相信狮子会讲人话,甚至觉得自己是影画里的一份子,大人之后却笑笑口说这是假的假的,硬要教孩子区分真假,无异破坏孩子的fantasy world。如果说你的孩子5岁不到已很清醒,能分辨真假,那只能抱歉说句,你成功把孩子“大人化”。

孩子的童真,需要成人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同样。正因影像如此容易烙在孩子的记忆,大人更应积极让孩子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让他活在安全的氛围下,而非急于向孩子展示残酷的现实。

孩子怎样面对元朗暴力事件?(资料图片)

孩子在电视上看到暴力画面,消化不来,很容易受到伤害。这绝不是夸张,朋友的孩子因看了白衣人拉开闸门冲入铁路站打人一幕,而害怕有坏人冲入自己家门,躲在沙发上哭。其实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只是家长有没有细心留意到。

孩子是被动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看了不知如何理解,家长有责任把关。

TinTin昨晚回到家,问我点解架私家车烂晒,又问爸爸是不是在元朗,说元朗有坏人;我著他收玩具,他竟然指着我说“你系坏人”,我就更肯定,我的执著是对的。

作者简介:T妈,华德福幼儿教育老师。在儿子TinTin 2岁时决定暂别白领生涯,感受平凡的亲子日常,因修读华德福教育,辗转当上老师,深深体会到孩子是上天的礼物,叫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Facebook专页:“T妈亲子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tmajournal/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关于欺凌… 我们是怎样长大的?”​】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