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9个月大儿子识叫爸爸 陈智燊甜在心:长大带他扩眼界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今个父亲节是新手爸爸陈智燊(Jason)和儿子度过的第一个父亲节,他透露现时9个月大的仔仔已经懂叫爸爸,让他甜在心头。早前,他随奥比斯团队到越南走访眼疾儿童,令身为爸爸的他有更深刻的感受,非常感动。Jason盼儿子长大后,带他见识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唔想佢做大乡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智燊(Jason)和太太宋熙年(Sarah)。

去年8月,Jason和太太宋熙年(Sarah)的儿子Damon出生,转眼间已到了牙牙学语的时间,懂得叫“爸爸”。Sarah笑说,Damon无论见到妈妈还是爸爸,都是叫“爸爸”,推论儿子先叫“爸爸”的原因与Jason无关,Jason立即反驳:“是他看到妈妈时,也挂住爸爸。”对儿子的父爱溢于言表。

Jason又指,在照顾儿子的每个阶段也充满挑战,“例如这餐奶喝少了、便便是什么颜色、出街带少了2件衫,作为父母也会观察得非常仔细”。儿子渐长,对外界有更多反应,Jason坦言对儿子的牵挂也多了:“在他(儿子)满月时,我曾到过德国,他2、3个月时我也在英国,但现在出Trip时会更期待回来时,儿子有什么反应。”

Jason和当地眼疾儿童打成一片。

到越南走访眼疾儿童感心痛

而Jason于今年初便随奥比斯的团队到了越南,了解当地眼科医疗的问题和走访眼疾儿童。首次以爸爸的身分走访儿童,让Jason也有另一层的体会。“看到父母可为小朋友付出很多。”他尤其记得一位越南的妈妈,为了患上斜视的女儿得到治疗,从偏僻的村落乘坐一整天的巴士,前往胡志明市,希望女儿的眼睛可以回复正常。但可惜当地的医疗水平落后,即使在胡志明市,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直到奥比斯的团队到达当地协助,孩子们的眼睛终获治疗,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在香港,有专业视光师为我们检查视力,可以好简单地配到一副眼镜,但原来在越南,这些基本服务都没有。”Jason看到越南父母对患病子女的那位焦急和无奈,仿佛也心如刀割,“他们有75%的眼疾是可以预防,但当地缺乏资源和支援”。

+1
Jason(左)希望将来带儿子去更多地方,扩阔眼界。

不想儿子做“大乡里”

事实上,香港小孩的近视率也高企,Jason和Sarah亦很落力保护儿子的眼睛。“基本上都很少让他看电视、电话和影片,吃饭也不会开影片。”但Sarah随即踢爆Jason每隔2小时便要看儿子的相片,有时索性一次影一堆,每隔一会就传给Jason。不过,Jason指将来也不会阻止儿子使用电子产品,为免他与时代脱节。

是次的越南之旅令Jason感受甚深,他也希望将来带儿子多看看世界,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不想儿子做“大乡里”,期望他对不同事物也有体会和看法。而对选校和教育,Jason和Sarah也指会顺其自然,Jason说:“现在儿子的表情丰富了,古灵精怪,算几多说话,也很少扭计。不过暂时未看出性格怎样,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