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养】鼓励子女学独立不怕失败 陈豪:唔开工就系凑仔公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面对小朋友教养,或者会令家长感到头痛。陈豪和太太陈茵媺育有2子1女,陈豪形容3个小朋友性格各有不同,又如平常兄弟姊妹一样,有时很亲密,有时又吵吵闹闹。不过,应付3兄妹的教养,夫妇俩各有妙招,为家中注入满满的爱。摄影:邓倩萤

“我们觉得家中有没有爱,比学业更重要。”陈豪说:“小朋友将来的性格有没有爱、是否阳光、有自信,都是取决家中够不够爱。”

他明白小朋友成长的时间很短、很快,无论有多忙,只要有时间可以陪小朋友,便会立即放下手上的事。“简单而言,我没返工,就是凑仔公。”不过,陈豪自言非常享受和小朋友一起的时间,无论是陪他们一起做功课、食饭,还是出街玩,也是爸爸最喜欢的时光。

+2
陈豪的大儿子和小儿子。(陈茵媺IG图片)

3个性格不一样 要求兄弟同房睡

陈豪坦言,3个孩子的性格都各有长处:大仔较斯文,喜欢画画、捉棋,才5岁多便要求爸爸教他国际象棋;二仔为人很有耐性,同一件事可以做很多遍,也很愿意为目标进行训练;而小女儿则很贪靓,很喜欢唱歌和跳舞,不过陈豪形容她也很“强悍”,有时他和哥哥们玩一些刺激玩意,“例如成个人反转”,她也会想参与。

三兄妹和平常的手足一样,有时相处融洽,去哪里也要确认3个一起去,一个也不能少,但有时也会争玩具、斗斗咀、互相投诉对方。“我和太太很早就决定,把大哥和二哥都安排同房睡,不理会他们是否会吵架、互相不妥对方,但同房睡就是要令他们明白彼此血脉相连,一起长大。”陈豪说。

陈豪大赞太太教得好,自问是个“松手”Daddy。(陈茵媺IG图片)

奖罚靠太太坚持 自言是“松手”爸爸

有3个小朋友,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分配时间陪伴他们,又不让他们觉得父母偏心。在教养上,陈豪大赞太太厉害,在家中设立了一个奖罚制度。

由于他们很著重培养小朋友能独立和自理,陈豪甚至认为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怕孩子鲠喉,只喂他们吃流质食物,“给予孩子太多幸福,反而扼杀了小朋友的能力”。因此,陈豪家中为3兄妹准备了一个瓶子,每当小朋友自发地做事,例如穿鞋、食饭等,就会获得一粒糖果,“当瓶子满了,就可以单独和我们去玩摩天轮、旋转木马、到主题公园,去享受和我们一起玩的时间”。

他感叹自己很“松手”,看到孩子处理了许久也做不好,便忍不住手去帮忙,又或是被孩子们哄一哄,就“得啦得啦”地答应他们,反而太太很坚持,也很有办法地让孩子主动、自发地做事。

陈豪正考虑要不要用“半桶水”国语和儿子沟通。(陈茵媺IG图片)

全英语家庭环境 采西方赞美教育

陈豪的大儿子、小儿子都考进了新加坡国际学校,他期望小女儿也能与哥哥考进同一所学校,令太太在接送上更轻松。不过,他和Aimee近日有其他的忧虑,就是他们在家中全英语沟通,但学校对学生说国语的要求也很高,看到大儿子上学后需要学习国语,陈豪便考虑在家中也负责教导国语。“但我也担心自己的‘半桶水’国语,令他们也学得不好。始终我们希望孩子学到的是纯正的语言。”他说。

而在传统教养上,“严父”的形象根深蒂固,陈豪又是否一个传统的爸爸呢?“其实中国家庭的教养方式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方式有不同。但是,我和太太都采取西方的教育,会赞美、鼓励,亦会较为民主。”他说,希望小朋友在父母的爱之中成长,变得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明白“失败”的价值,“不只学赢,还要学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