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敏感:学习成长前的关键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大部分现代妈妈都想孩子表现好,所以带他上兴趣班、参加比赛,却从没站在孩子的立场想过,他的身体状态如何。假若他是敏感症患者,终日受敏感的大小症状所困扰,单是上堂要集中精神便会比别人费力。撰文:王玥晨 摄影:陈嘉元

明明是敏感 却被误会是过度活跃

老师会觉得他整天动过不停,是班上的滋事份子,会予以责备,其实是因为敏感发作不断抓痒。

Jennifer是Tots Education的课程导师,负责幼稚园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她每天跟数十名学生相处,当中有不少属“好动派”,部分却因为敏感问题,被当成是其中一份子。“有时看到小朋友上课时坐立不安,对不同部位左抓右抓。试过太晚阻止,发现时他已抓破表皮,伤口不断渗血。遇到这情况我会先叫他洗伤口,看看他抓的部分有没有长出红斑,若发现红斑便很大机会是湿疹。”Jennifer说湿疹在小朋友当中很普遍,同学们几乎都知甚么是湿疹,不过总有些人会嘲笑患有湿疹的同学,笑他全身长满斑的样子很奇怪;甚至有老师会觉得他整天动过不停,是班上的滋事份子,予以责备。

上课时不专心,被老师标签有过度活跃症;同学见他常被老师责备,认定他是坏孩子,都一一疏远他。

梁太的儿子也是“滋事份子”的一员,她在儿子一岁多大的时候,发现每当喂他吃虾和牛肉时便会出红疹,当儿子吃第二次都出现同样反应时,便确认他有食物敏感问题。“试过被老师责备他上课时不专心,但他还是忍不住继续抓痒,被老师标签有过度活跃症;同学见他常被老师责备,认定他是坏孩子,都一一疏远他。直到有次老师跟我反映儿子的问题,我跟他说其实儿子有敏感才不断抓痒,事情才真相大白。”梁太说。

敏感可能影响子女表现

梁太做足措施预防儿子敏感发作,即使出现少量红斑都会为他涂药膏,以免影响上课表现。

Jennifer会尽量避免让学生接触到致敏原,比如在入学时会要求家长填写问卷,详细列明同学的身体状况。某些课堂会要求他们制作食物并试吃,Jennifer会事先核对学生们有甚么不能吃,确保他们的食材中不含致敏原。除此以外,Jennifer亦会主动跟家长沟通,互相交换资讯,确保他们掌握小朋友的最新状况。即使做足防预措施,转季时儿子身上依然会长出轻微的红斑。“每当湿疹发作,他便会显得特别疲惫,有时会在呆著不做事,跟不上课堂进度;有时会变得孤癖,不想跟他人相处,同学也会疏远他;真的感到很痒时,还会变得暴躁,不听别人说话。”单是痕痒,便足够影响一个几岁大的小朋友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更可能被人当成是坏学生。相对地,作为家长和老师,在责备孩子表现不比别人好,甚至常被人责怪是坏孩子前,有设身处地想过孩子为何会这样“坏”吗?或许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责备,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身体是否出现问题。

阅毕有关婴幼儿防敏专题报导后,参与问卷调查,即有机会获得荷花亲子中心HK$100礼券:https://goo.gl/qdKs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