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怪兽家长】7个特征证明你是怪兽 专家拆解家长心态
父母紧张子女,关心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长开始愈来愈多地介入子女的生活中,甚至过份溺爱及保护他们,因而被冠以“怪兽家长”的称号。你到底是否“怪兽家长”?我们找来思健心理咨询中心注册临床心理学家赵思雅拆解“怪兽家长”的特征。
赵思雅指怪兽家长有以下常见特征:
1. 重分数、等级,过分着重子女成就
现今很多家长因望子成龙,而努力栽培子女,为子女建立厚厚的“个人履历档”——当中包含无数“名牌”学前班和兴趣班(Playgroup)证书、课外活动奖项等。“怪兽家长”的一大特征是过分着重子女的“分数”、“等级”和所读学校是否“名校”等。
2. 无数兴趣班
有些父母在子女还未懂走路时,已为子女报读幼稚园,并参加“名牌”中小学的开放日和讲座;有些家长为令子女学懂多国语言,安排子女读两至三间用不同语言教学的幼稚园,傍晚放学继续学外语;甚至有一些未做父母,已查找不同的学前班、兴趣班和“名校”,为未出世的子女作计划。这些家长务求为子女铺路,把子女的时间表排得比成年人的更紧密,由朝八至晚十、由星期一至日,令孩子没有足够休息及承受沉重压力。
3. 以入读名校为目标
有些父母在追求“名牌”学校时十分盲目,他们未必了解那所学校是否适合子女,便“盲抢学位”,通宵排队取报名表; 有些父母为协助子女入读“名校”,不惜一切迁到“名校”网附近居住;亦有些透过不同方式,如参加面试班、加入教会、请求名人撰写推荐信等,为求增加子女入读“名校”机会。
4. 好比较,少赞赏鼓励
“怪兽家长”通常喜欢将子女与其他孩子比较,他们会比较子女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语文能力、其他才能等,即使子女的学业成绩中上,“怪兽家长”仍会有“子女不够别的孩子好!”、“为何不能拿满分?”等想法,以致不断鞭策子女,但却甚少赞赏或建立,令子女欠缺自信。
有些家长更会比较不同学校的学习进度,向学校投诉功课不够多、课程不够深等, 他们以为学校功课愈多,子女便会学得愈多,并能超越其他同龄小孩。
5. 只埋头照顾子女,失去自我
“怪兽家长”过份紧张子女,即使子女已逐渐成长,仍对子女贴身照顾。 有些家长因非常紧张子女成长及学习,而辞掉工作,全职照顾子女,并参与所有子女的学校及课外活动,令自己欠缺个人生活。
6. 人钉人监察子女行踪
当子女踏入青少年阶段,少不免有个人社交生活,有些家长因担心而对子女“每事问”,甚至采取“人钉人”或“追魂CALL”策略,了解子女行踨; 更有一些家长因担心子女误交损友,但又不懂与子女正面沟通,便索性聘私家侦探跟踪子女,以了解其私人生活,令子女更反感。
7. 过分保护子女
因对子女十分紧张,“怪兽家长”很多时候都会过分保护子女,不能培养子女的独立性。 他们会对子女服侍周到,没有培养子女简单的自我照顾能力,如为自己预备简单食物、自行完成功课及上下课;即使子女已踏入青少年或成人阶段,他们仍会照料子女的起居生活和大小决策;有些家长因恐怕子女在学业上出错,更会帮子女完成功课。
怪兽家长影响子女成长发展
赵思雅指“怪兽家长”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发展,家长在管教方面也会感到莫大的压力,因而造成情绪困扰,严重的更有机会令亲子关系破裂,破坏家庭和睦。此外,“怪兽家长”也会加添学校的压力,“有研究显示,近年教师的自杀率及健康问题因教学压力而增加。当学校为达到家长的期望,他们会将功课及学习要求提高,压力便再次转嫁到学生身上。”赵思雅说。
如何避免做怪兽家长?
要避免变成“怪兽家长”,家长宜先认清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赵思雅指:“当我每次问家长,他们最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们总说希望孩子是健康和快乐的,但当孩子出生后,家长渐渐被上述的不同因素影响而扭曲了他们原有的期望。所以,家长要不时提醒自己究竟在栽培孩子时,是否为孩子的健康和快乐著想,也要不时审视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和可行。”
赵思雅提醒家长为孩子报读学校或兴趣班时,亦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兴趣和意愿,避免盲目“跟风”和比较。除了培养孩子的学术和不同技能外,也应多培养孩子自我照顾能力和品格,以达致更全面和健康的发展。家长亦宜多与子女沟通和给予认同,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促进彼此关系的建立。
延伸阅读:【不是怪兽】做贴地爸爸 乐队Mr.成员Tom:不要将目标定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