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赢在起跑,输在终点!(K1面试游戏有感)│ YanComic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圣诞前收到第三间幼稚园的面试结果,也意味著这事情告一段落了。大福一共面试了四间幼稚园,全都是热门学校,最后一间更是传统九龙名校,所以早视当中一间竞争较少的为back-up。这间“Back up”最早有结果,但当看到是…OMG!waiting list!!Back up也入不到,会不会之后没校学取录?!心里不但凉了一截,也首次为这个游戏紧张起来!【编按:作者为YanComic】

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信念… 质疑自己是不是做错?更甚的是… 我有一刻质疑自己的小朋友!明明心知短短十数分钟,怎能介定一个两岁多小朋友的能力,但我竟也差点掉入这个陷阱!

话说大福没读N班,所以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这个“面试游戏”。我跟老公从不会催谷,也不会特意跟大福说英文之类,对于我们来说,人生是一场长途比赛,不去磨蚀孩子的好奇心比一切重要。打个比喻,催谷2岁孩子去做3岁孩子会做的事情,很厉害吗?但其实到了10岁,相信正常的孩子都一样能做到这些事情,所以这一点偷步又有何意义?由小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同时建立良好的认知根基(良好,不等如是要“提早”;认知,意旨common sense及正确观念,而非学术上的知识),让他们爱上学习,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呀!

我一直叫自己用平常心去面对这场游戏,最大的准备就是把他打扮得斯文靓仔,对大福来说,每次面试也像是游玩。但现实并不如我想像⋯⋯

我真的不明白,跟两岁多的香港小孩用全英文的interview意义何在?只会A-Z的大福当然听不懂,老师也无意“转channel”,一直说英文… 妈妈唯有充当翻译,但他大概因为“都唔知你讲乜”而不肯回答。某程度上,就像在恐吓没读N班/英文班、或没有带孩子上“面试班”的家长!(当时另一桌,一个不会英文的爸爸,更吓得马上冲出课室叫妈妈进来跟他交换) 至于我原视为back-up那间幼稚园,老师也是劈头第一句:what’s your name?眼见大福不会回答,我唯有补加一句“老师问你乜名呀”,幸好大福这次有回答,之后老师就转回中文。

噢!我来报读,其中一样不就是来学英文吗?原来未读就要先会?那教育还要推到多前?

而当这间以back-up的心态去报名的幼稚园,最后只有waiting list时,原来我还是会怯… 会动摇…“是我太‘大安旨意’,没让大福读N班?”“是我太落后,不跟大福说英文?”“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没为孩子好好‘准备’?”“是不是时候要面对现实,跟大队按规则玩这个游戏?”“是不是原来大福比不上其他小朋友?”我甚至有一刻这样想….“是我太天真,不了解现状,没有大包围为大福报名更多幼稚园?”也这样后悔著….

当妈后,只要跟孩子有关,我们可以比任何人坚强,也可以比任何人脆弱⋯⋯从接到信的那一刻开始,脑海里就不断出现这些问题,甚至因害怕之后会全军覆没而极度不安,甚至失眠了好几天… 唯有做亚Q安慰自己:“那学校应该会先收取原校的N班生吧,所以学位根本太少,waiting list也不太差呢… ”哈哈…

幸好两星期后… 收到第二间的公布,被取录上午班了!更重要是这是四间面试的幼稚园当中,让我感到最舒服,大福玩得最开心,其以“主题教学”的方针也最符合我跟老公的理念。所以圣诞前收到第三间是waiting list(就是interview全英文问答那间),现在不用选择困难反而松一口气。(因为这间有政府资助及就在我家附近。可能大福在前一Part的环节表现很好,看老师在软垫上示范一次,第一个出来也一take成功,更是自己脱&穿回鞋子,所以英文interview全fail也有waiting list吧。而“主题教学”那间虽是心头好但要每月四千多学费及要乘交通工具)

顺带一提,还未公布的第四间是传统九龙名校(大福的叔叔是旧生,所以是奶奶最爱),要一月尾才有结果,那是已过了所有学校deadline兼政府入学注册日,听闻每年有6-8千人报名,对我们来说就像买六合彩,所以现在已算是尘埃落定。

有时真的觉得社会把父母逼疯,而父母又把孩子(和其他父母)逼疯…

只要信念不够坚定,就很容易(被恐吓)被动摇。现在也终于能叫那些常高呼“不读N班就没幼稚园读”的人闭嘴!(当然明白有些家长为小孩报N班,也是有他们的考量。例如可以让自己有点私人时间,又或是上N班总好过在家对著工人姐姐等。

大福最近也有上playground之类,主要是婆婆年纪大了,精力爆满的trouble2让她吃不消,唯有逢一、三、五让他放两个钟电,也可趁机会跟老友记朋友叹早茶)庆幸自己当初百忙中也要修读儿童心理学的决心,其实读完不等如就能教出一个模范儿童,但让我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种种“为什么”(包括trouble2的trouble,哈哈!) 让我嬲少一点,也让我的信念更坚定!

孩子偶尔失准或表现不理想,总不禁耿耿于怀吧,希望遇上同样情况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责怪小孩,这没有对错,也无需质疑孩子的能力,因为这不是考试(幼儿根本不需要考试),面试结果也不等同孩子的能力。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评价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香港的爸爸妈妈们,加油哦!

YanComic

世上有一种超人叫妈妈:虽然过著周日返工、周未凑仔,仲要挑战自己进修儿童心理学的日子,但靠每天小确幸,燃烧小宇宙画出妈妈们的心声,因为⋯⋯有一种幸福叫发囝瘟!(ig: iamyancomic)

延伸阅读:【Happy  School】鲜鱼行学校校长门常开 奖励学生送罐头电饭煲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