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香港真光中学以程式设计为第三语言 装备学生迎接未来AI世代
近年科技发展迅速,程式设计逐渐成为学生必备技能。湾仔区的香港真光中学校校长许端蓉接受“01教育”访问时表示,学校除了重视学生中文及英文能力外,亦决定培养学生学习程式设计(Coding)为第三语言,让她们未来升学或投身社会时可以运用更多工具。另外,学校并没有为学生使用AI人工智能设下明显限制,更发现只要让学生多使用该些工具,便能够了解AI工具的优点及缺点,掌握使用AI时的注意事项。
以程式设计为第三语言 助学生掌握更多工具
谈及为何视程式设计为学生的第三语言时,许端蓉校长解释,现时“Data is everywhere(资料无处不在)”,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程式语言,将可以运用各种程式设计工具去运用及分析资料和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程式设计作为第三语言,香港真光中学于中一新生的迎新活动已设有程式设计内容,例如以模组式程式设计软件(Drag and Drop)学习基本程式语言,又会为一些对程式设计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为期半年的进阶程式设计课,教学生使用程式语言训练机械人应付不同场景。
不过她同时强调,即使在人工智能兴起的年代,学校依然重视学生的中、英文能力。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采用中文或英文等自然语言输入指令,“因为你唔识得呢两个语言嘅话,你掌握得唔好嘅话,你写唔到好嘅Prompt(提示)”。
现实上无法禁止使用AI 学生从使用中理解限制
既然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式设计能力,使用人工智能时自然驾轻就熟,学校会否担心学生过份依赖人工智能影响学习?许校长表示,学校亦曾就此作讨论,但认为即使学生不在校内使用,亦可以在校外使用,禁止学生使用并不实际,倒不如教懂学生使用。
许校长以学校早年引入平板电脑协助学生学习为例,当时引入后即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平版电脑,并制订避免滥用的政策,同时由训辅组老师向学生教导正确的资讯素养。
她指学校亦视人工智能为另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都系我哋一路走嘅方向,我Empower(赋权)你(学生)、畀你知道有几多工具可以用,教你用得精、用得准、用得好,令到你学习上多咗更多工具可以选择,(知道)咩嘢时间适合用咩工具就更加得心应手”。
学校更鼓励学生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从实践中找出个人强弱项目,“用得多你自己就可以归纳到个Fallacy(谬误)”。许校长举例,学生向ChatGPT发问中史问题后,会明白该工具因为相关范畴的资料不足,难以生成好答案;相反,数学问题的资料充足答案较好,则可以从题解学习数学知识。
ChatGPT用得好先要对学科有基本认识
学界以往最担心的是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做功课,教师将难以分辨,不过许校长就认为,由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必须核查事实,变相要求学生要先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如果佢喺学科入面根本都冇理解,只系用ChatGPT(完成功课),其实老师系好快发现到”。
该校资讯科技主任夏志雄老师举例,学校会教学生以人工智能作曲,学生需要对音乐有基本认识,例如懂得以不同词汇形容不同曲风及填词风格,配合良好的中英文能力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概念,否则成品会杂乱无章,老师很容易就会发现学生的功课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