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科学比赛2025 英皇书院推可重用成人尿片初中发明组夺冠
“香港学生科学比赛2025”以“罕见疾病”为年度主题,吸引了221支队伍参加,并有20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暨颁奖礼刚于上周六(4月26日)结束。决赛首席评判为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其余6位评判分别来自主办机构、学界和业界代表。
比赛划分成发明品及研究项目,并分别再细分成初中组与高中组,4个组别的冠军作品包括有可重用成人尿片、对人体有善的阻燃剂、抗菌即食即弃餐具及抑制胰脏癌及肺癌活性的多肽新策略。优胜队伍将接受一系列专业培训和到海外考察,并会代表香港出战国际科学比赛,为港争光。
英皇书院推新一代可重用成人尿片
初中组(发明品)冠军由英皇书院队伍以“若无‘耆’事”夺得,作品利用海藻制作微胶囊,并加入脲酶,配合柠檬酸作多层过滤,发明出新一代可重用成人尿片。发明品可以分解尿素产生的氨,以减少对使用者皮肤的刺激及解决异味问题,从而提升长者生活质素,同时鼓励大众支持环保。
协恩中学研究对人体有善阻燃剂
协恩中学队伍则以“糠‧无灾”赢得初中组(研究项目)冠军,研究旨在尝试各种天然植物原材料,如石榴皮、黑茶、米糠及黄豆中的提取物–植酸及鞣质,测试其制造阻燃剂的可行性,望能研发出对人体较为友善的阻燃剂。
迦密柏雨中学推抗菌即食即弃可降解餐具
高中组(发明品)冠军来自迦密柏雨中学团队发明的“特级抗菌即食即弃餐具”,此作品由红茶菌所制成,并透过生物工程技术,从甲壳类生物的外壳提取壳聚糖涂层,再涂覆于生成的餐具之上,成为一款集耐热、耐冷、抗菌、不含致癌物、可降解于一身的产品。
九龙真光中学推AI工具提高肺癌和胰脏癌的抑制效果
高中组(研究项目)冠军则由九龙真光中学的队伍夺得,同学利用诺贝尔得奖的人工智能工具“RFDiffusion”产生出能够抑制癌症讯号通路、 当中的KRAS-PDE 相互作用多肽,透过融合肽及PEI 转染技术策略,成功发现此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癌和胰脏癌的抑制效果,研发出“抑制胰脏癌及肺癌活性的多肽新策略”。
蔡若莲︰比赛激发思维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于致辞时表示,比赛提供难得的学习平台,不但提升同学对科学和科技的兴趣,还增强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为配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局在中小学大力推动STEAM教育和数字教育,会持续与不同持份者协作,为同学提供更多元的学习机会,培养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
香港青年协会总干事徐小曼则表示,非常欣赏参赛学生运用科学与创科知识,关注罕见疾病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她期望学生能秉持这份热诚,继续热爱科学,为社会带来更多包容与改变。
得奖队伍的作品将于 5 月 10 日假香港科学馆公开展览,免费入场,公众人士有机会观赏到各得奖作品。
“香港学生科学比赛”由教育局、香港青年协会及香港科学馆合办,比赛历年累计培育超过1.8万名中学生。比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在创新发明领域、和研究成果上为本地创科以及医学界发展开拓新路向,同时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掌握多元的技能,应对困难和挑战,装备成为本港创科界的领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