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小学推行静观练习6年助学生减压 坐唔定学生变集中成绩飞跃
常说香港学生压力大,马鞍山的香港道教联合会纯阳小学由6年前开始,推行一系列静观练习,包括呼吸、步行及进食,并将元素融入不同学科,协助学生培养个人想法、对情绪的理解,学习活在当下。有“坐唔定”学生指静观令自己变得专注,成绩突飞猛进;校长蔡华媚强调,静观最大目的是让同学察觉自身的情绪,学懂冷静面对。
早会前静观助收拾心情 细嚼慢咽亦是学习
香港道教联合会纯阳小学2019年开始成为学校静观计划的种子学校,静观室及静观花园于同年落成,静观室内写著“上善若水”四字,地上放有禅修坐垫,木质墙身可以隔音,且灯光柔和。全校学生每日早会后,会在课室做3分钟呼吸练习或伸展,收拾心情上课,周三则有静观步行;小四下学期,学生会接受12节英国“Mindfulness in Schools Project”设计的“Paws b”(Pause & breath)课程,横跨至小五。
“同学,宜家我哋做腹式呼吸,一手放胸口,另一手则轻按腹部。”学生熟练地在静观室盘膝而坐,闭上眼睛,当老师敲响管钟,所有人都有节奏地同呼同吸。当完成静观呼吸,老师每人派发一小块肉干,进行静观进食,学生先用眼观察食物外观,继而用鼻嗅一下气味,同学们不徐不疾跟随老师指引,缓慢地咬一小口,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质感,以及味蕾尝到的味道,整个过程没人狼吞虎咽,平静而专注。
静观元素入课令学生减压 多用“五感”感受事物
邝淑祯主任指出,除每天的恒常练习,不少学科都已融入静观元素,如视艺科画“禅绕画”及音乐科教打“空灵鼓”等,亦有“心灵瓶”课余活动,让同学利用彩砂、闪粉及颜料等,制作属于自己的减压摆设。陈嘉莉助理校长补充,初小英文科亦会陆续教导与静观相关的词语,例如身体部位、感受及情绪等。
校长蔡华媚称学校推行静观多年,学生出现明显转变,专注力较强、情绪稳定。初小学生可能不太明白静观的意思,但当他们升上高小后只要感受到压力,便自然地利用呼吸法放松,亦懂得接受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近年,学校已将静观练习推展至家长层面,不少父母认为能提升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更和睦。
蔡校长又提到今学年一名五年级学生因留级令情绪低落,老师见他喜欢画画,遂提议他闲余多画“禅绕画”,现在除不时收到他的画作外,学生心态比以往积极,有心事也会主动向老师倾诉。
坐唔定学生变集中 成绩突飞猛进
五年级学生方昶雅形容自己经常“扎扎跳坐唔定”,初小上课常常心散,睡觉又常常做梦,以致精神欠佳成绩一般,后来发现每次静观后,心情都十分平静,所以现在只要感到精神不集中便会深呼吸,不但令情绪稳定,更意外地令成绩有改善,由原本中游位置,跃升至今学年全级第3名。
同样读五年级的梅好同学则喜欢静观进食的环节。她指以前吃饭很心急,现在会慢慢咀嚼,发现食物的味道多了层次,亦学会更珍惜食物。另一名五年级学生莫梓榆亦认同静观可令心情平静,自己属容易紧张的性格,现在会懂得听一些轻松音乐,再配合呼吸纾缓压力,此外,他亦参与过心灵瓶制作,发现可放空心情,减少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