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槎基金会邀外国科教团队来港学校巡回表演 科学实验变互动剧场
一位同学被邀请上台,坐上一个偌大的汽球,汽球随即发出如“放屁”的声响,令全场哄堂大笑!如此画面并非因为同学被人捉弄,而是因为学校参加了“裘槎科学周”的校园巡回科学剧场,来自英国的团队“Science Made Simple”到校表演戏目“玩转声乐团”,以生动活泼而且互动性十足的手法讲解声音的奥秘,以及声音传播的原理。
饮管、水杯、弹弓俱成科学表演道具 学生大赞形式生动
团队今次到访位于天水围的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当日全校学生齐集礼堂欣赏表演。科学剧场以英语进行,辅以即时广东话传译,表演者David利用不同道具,包括饮管、水杯、弹弓及铁管等互动实验,进一步让同学明白声波需要介质,如固体、液体或气体来传递,当物件振动时会压迫附近的空气分子,当空气继续被推动,便会形成传播的声波。
一小时的科学剧场在欢乐的气氛下完成,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中四学生林小麟表示,首次在场现观看科学剧场,本身修读化学及生物,觉得以这种形式学习没有压力,亦很有趣,如透过课堂讲解未必“咁入脑”,尤其表演者用火加热铁管,令她明白当上升气流遇到冷空气,膨胀和收缩交替会令铁管振动而发出声音,她期望学校能多办这类型活动。另一名中四学生梁芸㬢亦是首次观看这种互动科学剧场,她认为平日课堂较刻板,剧场当中有不少理论之前曾经学过,但亲眼目睹表演者以实验形式作示范,会更具体易明。
表演团队开心学生反应 校长望让学生扩阔眼界
表演者David与即时广东话传译邱颂勋可谓合作无间,David本身在英国曼彻斯特一间博物馆担任展览设计师,后来加入“Science Made Simple”团队,至今已18年,他表示香港的学生反应很热烈,所以暂时都无退休的打算,会不断发掘一些有关科学的新主题。至于邱颂勋,从事舞台及演艺工作10年,是著名戏剧导师何伟龙的学生,她自称文科出身,没料到会因工作而有机会再学习科学;邱加入裘槎科学周团队7年,最开心是曾有一名家长主动打招呼,指自己连续第3年带儿子捧场,感觉十分窝心。
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校长廖万里表示,学校向来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无论是境外交流或是参加不同的比赛,都会鼓励同学尝试,扩阔眼界,故一知道裘槎科学周会到校巡演,已吩咐老师紧记“斗快”报名。廖校长续称,校内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学校的创科教育起步又比别人迟,但凭借师生一起努力,由去年6月至今已共取得239个校外奖项,去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Infomatrix国际中学生资讯及通讯科技大赛”,学生更凭“脑电波静观训练系统”,于电子硬件设计及编程组别中夺得金奖,他期望学校将来可继续为学生创建更大舞台,让他们发光发亮。
裘槎科学周自2018年起举办 英德澳科学教育团队来港表演
裘槎基金会以在香港推动自然科学、科技和医学水平为目标,自2018年开始,每年均会与教育局及香港科学馆联合主办“裘槎科学周”,为普罗大众提供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更会在不同的本地学校举行科学剧场巡回演出,同时推出多元化的工作坊及提供教学资源,协助教师推动科学教育。
本年度裘槎科学周于4月初展开,特色主题包括食物奇遇记、科学感叹号、街头科学、一飞冲天去、光之律动:探索偏振奥秘、地球大探险及来自宇宙的不速之客。来自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的科学教育团队,就14个不同的主题、共举办57场活动,主题围绕日常生活科学,所有活动均免费举行,部分会在香港科学馆作现场表演,亦有亲子工作坊,同时配合一系列相关影片及线上活动,让大众随时随地一同体验科学的乐趣。校园巡回科学剧场由学校报名参加,一如既往,网上报名名额瞬间爆满,团队分别前往15间本地学校,与超过3,500名学生探索科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