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白约翰会督中学设DSE日文科 学生考试压力减、更易升大学
无论是动漫、歌曲、戏集、艺人、料理,任何事情只要与日本有关都大受欢迎,中学文凭试(DSE)丙类科目(其他语言科目)的日语科亦不例外。考评局资料显示,自文凭试开办以来,在众多其他语言科目之中,最多人应考日语科。以今年文凭试为例,应考其他语言科目的考生中,有多达76%人应考日语科。
元朗区英中圣公会白约翰会督中学于2016学年起开办日语科,修读日语的学生成绩亮丽。以去届最后一届使用剑桥国际试卷为例,有多达四成学生考获A级成绩,相当于文凭试考获5至5**的水平;三成考获B级成绩,相当于4至5*的水平,实际分数视院校而有所不同。校长王力克接受“01教育”专访,分享学校开办日语科的经验,他指出关键是要确认学生对科目有兴趣,并找到合适的老师任教,并从学校在行政层面上作出配合。事实上,学校开办日语科过程并不容易,但王校长认为只要有助学生升学、就业、生活,就绝对值得。
关键一:学生有兴趣
王力克校长指,学校留意到其他较早开办日语科的学校成绩不错,认为有助入读大学,同时相信成绩与学生对日文科有兴趣、读得开心有关,因此早于2015学年起已经规划开设日文科。他指最重要是确认学生有兴趣,而校内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学生对日语有兴趣,其他外语则人数不足难以成科,相信调查结果与日本文化流行有关。
学校首年开办日语科时,因为资源及人手限制,安排学生参加屯门区中学校长会举办的日语班,学生需要每逢周六跨区到屯门上课。翌年,学校为了使课程可以配合学生的校园生活时间,决定自行开设课程,于是着手物色合适的老师。
关键二:找到好老师
王校长深信“好嘅老师先容易帮助学生出到好嘅成绩”,特别是日语科有助学生未来升学、就业、以至是生活,“如果佢哋真系想应用呢个语言嚟帮助佢哋嘅话,一个好嘅老师好重要”。他为日语老师设下3项条件,包括考获日语N1成绩、持有教育文凭、及曾在日本生活,希望老师具备足够学术水平之余,亦有方法教好学生,并能利用自身日本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更自然的语感,“畀到好地道嘅学习经历”。王校长的要求绝不一般,但在机缘巧合之下,成功透过学校同事的介绍,为学校找到满足校长所有条件的老师。
关键三:学校行政配合
开办日语科的过程原来比想像中难得多。王敏娴副校长说单是找到合适的上课时间已经有困难。因为日语老师兼职任教,最初只有中四级的时候,课堂可以安排在周六进行,但翌年同时有中四和中五修读时,日语老师难以连续上课6小时,最后只能安排在平日课后进行。她又指,原本预计日文班学生中五暑假应考日语公开试后,升读中六就不用再上日语课;不料学生希望应考两次,最后还是要安排学生中六继续上课直至十二月。
曹文翚课程主任称,日语科与其他科目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升中四选科前,对日语基本上没有认识,而其他选修科则学生于中三修,加上今年的日语考试转制,很多学生都对选修日语感到犹豫。有见及此,学校安排先修班让有兴趣的初中学生先行体验,又安排师兄师姐分享日语科的学习经验及测考方式,帮助学生选科。
学校的日语科每年有25个名额,过去基本上所有申请学生都能入读。惟9月新学年需求大增,申请修读日语的人数跃升至逾40人,曹主任指相信是学生留意到日语成绩突出有关,又笑言可能是学生被师兄师姐在台上以流利日语表演而吸引。由于学校无法增加名额,王副校表示学校会按学生成绩分派选修科,如学生未能在校内选修日语,仍可参加屯门区中学校长会举办的日语班。
日语科多方面帮助学生、照顾学习差异
开设日语科过程并不简单,但学校团队觉得值得。王校长表示,日语科有助学生日后升学、就业、生活,“所以我觉得呢件事系好值得做嘅”,特别是日语位列全球十大语言之一,客观上学习日语有一定经济价值,加上香港人经常游日,亦可提供便利。
王敏娴副校长补充,当初学校开办日语科的原意之一是想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因为有部份学生对传统科目不感兴趣,“你要佢读多一科,最后佢都系Drop(弃修)咗佢,如果系咁,不如开一个佢钟意读嘅科”。事实上弃修日语科的同学不多,她认为如果学生选修科较弱或未能兼顾多科,日语科的确是出路,加上日语科的学生可以提早考完一科及得知成绩,有助减低考试压力。
她说没有实际数据可以说明日语科如何帮助学生入读大学,但举例“如果佢修物理、化学、生物,可能会拎个3返嚟,但系如果佢喺呢度(日文科),我当佢拎个5返嚟,咁入学计分已经争咗好多”。她又指去届多达七成学生考获A或B级的成绩,而且该些学生并非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她感叹看到学生在惜别会上紧握日语老师的双手,流着眼泪以日语表示感谢,“真系咩嘢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