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访|圣博德学校张作芳校长以写教材为乐:关键是具明确目标
教师踏入课堂之前,当然需要预先准备教材。圣博德学校校长张作芳由前线教师升任校长之后,仍然热衷于编写教材,全因“我真系好想为我自己嘅学生写教材”,即使教材只为自己的学生而设亦没有问题,更相信“摆啱课程对学生嘅成长好重要”,教学上有需要就值得编写教材。
张校长曾撰写的题目范畴广泛,包括数学科、体育科、生命教育、资讯素养等,她接受“01教育”访时就归纳自己写教材的经验,认为要写出一份好教材,首先要有明确目标,“谂一下究竟小朋友需要咩”。例如她于2013/14学年升任校长时,遇上学童轻生议题,令她反思“点样可以教佢哋正面一啲呢?”,于是就与同事撰写上任校长后首份教材《绘出地平线—我是逆境小勇士》,以生命教育切入,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人士,对她自己而言亦印象深刻。
教材切入点要让学生有共鸣
以《绘出地平线—我是逆境小勇士》为例,张校长找到明确目标后,亦需找到切入点。她感恩找到能够让学生有共鸣的人物成为学生学习对象,就是于9岁时因为触及高压电而失去双手的画家杨小芳。
她说学校经常以失去四肢的Nick为生命教育主题,但学生没有机会与真人见面之余,其故事亦以英文为主,学生难有共鸣,而杨小芳能说流利的广东话,又曾在香港读书,令学生较有亲切感,加上她有以双脚取代双手处理日常生活的故事,十分适合用作生命教育教材。
张校长与团队相信,学生是因为感到走投无路才会选择轻生,于是希望透过教材让学生明白,再大的困难都会有解决方法。其中最标志性的环节是一个小游戏,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在气球不爆破的前提下以竹签贯穿气球。当学生成功完成后当然开心,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原来一直有人帮”、“相信自己要试,人哋做得到,我都可以”。教材亦邀得著名填词人郑国江为主题曲填词,并获校董赞助将教材送给120间学校使用,而课程完结后,亦请来杨小芳进行大型分享会,与学生们见面。
先有合适人选 再配合外间资源
另一份同样张校长有份编写,而且印象深刻的教材是《Hong Kong’s Rugby Spirit》,以榄球运动为切入点教授各项价值观。教材起源于她在上一间学校担任校长时,外藉老师提出“我系咪一定要做英语话剧?”,使张校长反思的确很多时候外藉老师都被预设要负责戏剧组,于是问“你唔想做戏剧,咁你想做咩?”,“佢自己系一个榄球运动员,佢话‘我想开一个榄球队’”,我话好呀”,榄球队随即成立。
榄球队运作一段时间后,外藉老师与榄球总会提到学校的榄球队,总会提出商讨合作,由张校长与老师编写教材,在学界推广非撞式榄球(Tag Rugby)。计划获商业机构赞助,目标在3年间向150间学校推广,计划于疫情前结束,首届学界非撞式榄球比赛亦是因此诞生。虽然计划现已结束,但现时榄球总会仍会到校为个别学校提供课堂,例如圣博德学校的小五学生每年都会有8节榄球课。
写教材先要学校自我检视 寻专业人士提供支持
归纳以上经验,教材得以成功,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张校长强调如果学校“有啲嘢想搞”,需要先检视校内情况,了解可以找到的资源和校内负责人选,“切勿为写而写,将工作硬塞同事。”她举例,《逆境小勇士》就找到杨小芳为教材代言;而榄球教材就是学校刚好有老师是榄球运动员,有热情推动教材,如果老师对教材主题没有热情,其实难以坚持。
她坦言,校长及老师不会认识及懂得所有东西,因此找大学或专家提供支持十分重要。例如榄球教材获得榄球总会及中文大学认可;《逆境小勇士》由中文大学及教育心理学家检视过后,亦获得两方面的认可;其后她有份编写的资讯素养教材亦有科技大学黄岳永教授及一名律师支持。
张校长说,“所以就算你一间学校好想写教材,你都要问自己,你有冇呢个专业去写呢?”。不过,她亦指如果学校没有特别想法或时间有限,改编现有教材的做法相当可取,“咁样先最合乎经济效益”,而她的学校亦有改编教材使用。
相信课程先行 有遗漏就值得写教材补足
编写教材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有资源投入,不过张校长认为有自行编写教材的必要性。她数学科为例,“磅”在过去是小二课程,但学生小一年才学懂看时钟,翌年就要学习重量单位互换概念实在太复杂,“我觉得当时系摆错咗,而家系摆喺四年级,大多两年就差好远”,“所以从呢个角度,我觉得你嘅课程摆得啱,其实好影响学生学习,仲有我哋想佢学咩其实都系课程入面摆嘅,所以如果我觉得喺教学方面有遗漏嘅,其实就值得做个课程摆喺度,令到佢学嘅嘢比较啱,我就觉得好值得写”。
张校长亦不讳言,自己撰写教材也有失败经验,而且是自己曾任教的数学科教材。她坦言,出版社有一整队团队编写教材,时间及人力都比她多,成品近乎完美,所以数学科教材只写过一次就收手。
不过失败经验并非没有得着,启发了她决心要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或是一般出版社不会写的教材,例如生命教授及资讯素养等,“咁样先系最值得放时间嘅地方,我要学生学嘅时候,出版社唔提供,咁就唯有我哋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