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灼见|节庆中的学习:农历新年在校园的文化熏陶

撰文: 冯朗校长
出版:更新:

文:天主教伍华小学冯朗校长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必须先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历史、文学、艺术、节庆、习俗等多个层面,而农历新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绝佳切入点。通过了解农历新年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例如,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团圆”的价值观,以及“孝道”和“感恩”的传统美德。

农历新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绝佳切入点。(校长提供)

跨科目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而在教授中华文化时,这种方式尤其有效。通过将中华文化融入不同学科,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文化的丰富内涵。例如,在语文科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农历新年相关的古诗词,如王安石的《元日》,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对新年的情感表达;在艺术科中,学生可以学习剪纸、写春联、制作灯笼等传统手工艺,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在德育科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农历新年所体现的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学校的数学团队亦拍摄贺年MV、举行利是封设计比赛及“数神王国年宵”活动。在年宵中,同学在模拟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体验买卖的乐趣。在这个特别的年宵市场中,学生们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而是运用传统的花码和大写中文数字进行交易。

这种跨科目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此外,跨科目教学也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学校运用推广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一笔过津贴邀请专业气球团队为学校作布置,增添节日气氛。(校长提供)

农历新年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实践平台。我校举办了“中华文化日”,透过是次活动,同学们能够认识及欣赏中华传统艺术及技艺,例如古彩戏法、粤剧工作坊、新春摊位,民间游戏(投壶、蹴鞠、木射)、中华文化美食(龙须糖、叮叮糖、冰糖葫芦、鸡仔饼)等等。同学亲身体验学习,领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学校亦运用推广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一笔过津贴邀请专业气球团队为学校作布置,增添节日气氛。

老师亦向非华语同学教授古诗文,让他们在活动开幕时向全校师生朗读。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中华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民意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

农历新年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小学推展国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实践机会。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中华文化的知识,还能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力量,从而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值此蛇年新春佳节,谨祝各位读者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天主教伍华小学冯朗校长。(校长提供)

作者简介:
冯朗先生现为天主教伍华小学校长。冯校长取得香港大学英语教育学位后,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融合教育硕士学位。冯校长是首位把Micro:Bit带到香港的教育工作者,并为学界举办多次讲座及工作坊,让老师认识运算思维教育。冯校长致力推动课程发展,特别在英文科教学方面经验丰富,亦积极推动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及关爱的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