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灼见|“零压力”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孩子就得到最大的幸福?
文:圣公会基爱小学校长张乐霈
现今学童真的比以前快乐吗?根据HK01报导,岭南大学于今年十月发布2024年“香港学童快乐指数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学童快乐指数微升,由6.62升至6.75(最高10分),但生命价值感却由2017年的7.27,大幅下降至6.74(最高10分),这个数据反映了甚么现象?作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又需要怎样回应呢?
学校新措施有助学生平衡生活,关注生命价值
前数年的学童自杀个案上升,唤起学界的关注,学校纷纷制定新措施减轻学童的学业压力,如减少评估次数、家课重质不重量、增加学生于课前及小息做运动的时间及机会、举办专为学生的精神健康活动、举办多元化活动等。学校一系列的措施不单能实际纾缓学童的压力,有效增加学童的快乐指数。除此以外,学校需提升学童的抗压能力,以装备他们将来面对压力时的应对能力,同时加强生命价值教育,让学童体会活著的价值。笔者的学校特别安排精神健康大使,教授简单而实用的减压方法,重点训练学生适应能力,让其勇敢自信地面对挑战。学校多年来着重生命教育,各级有不同的主题,学生以体验模式领略生命可贵,明白能活著是幸运的,学懂好好珍惜生命。
学校举办加强学生自我肯定的活动
大多学童投放大部份时间上网,独处的时间很多,参与群体活动的时间较少,令他们活在自己的空间,虽然能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确实能增加快乐指数,但相反或会令他们的生活缺乏目标,看不到其意义,所以学校可举办多些服务学习的活动,就如笔者的学校积极举办活动如探访老人院、清洁社区、义工服务,让学生明白他们能够帮助别人,带给别人欢乐,感受生命,影响生命。
家长学懂放手,作孩子的“军师”
家长爱锡子女是无可厚非的,有时候因怕子女不开心和大压力,往往“无限迁就”、“溺爱”及“过份保护”,这种情况确实令孩子感受到当刻的快乐,惟当孩子遇上困难和挫折,很多时他们未必有信心独力去面对及解决。建议家长扮演“军师”,在适当时候“放手”,让孩子学习面对挫折及解决问题。家长从旁给予支持、鼓励、指导,只要平时有磨练机会,孩子就不会因为一时遇上挫折而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欠缺活在世上的价值感。
笔者一直认为教育需要装备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挑战,以正面的态度迎接幸福,因此视困难和挫折为人生的必需品,这样孩子就能持续正面地生活,体会到活在世上有莫大的价值,并学懂珍惜生命,甚至以生命影响生命。
作者简介:
张乐霈女士现为圣公会基爱小学校长,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年。张校长致力推动课程发展,尤其评估素养,著重学习、教学及评估的连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能。此外,她带领各科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寓学于乐,并装备学生俱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