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学生 代表香港远赴法国出席OECD未来教育峰会
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早前组成4名学生的代表团,于2024年11月期间代表香港出席于法国巴黎举办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未来教育及技能2030峰会”,在峰会上向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或地区的青年介绍学校教育理念、分享他们对未来教育的愿景、并就此进行主题交流。
代表团成员之一、就读中五的母晨奕帆表示峰会有超过500人出席,当下难免感到紧张,但能够代表香港深感光荣。他与各地学生交流后发现香港教育资源已经较为丰富,又考虑于未来成为老师为教育出一分力。
代表团学生各有长处 校长助基层学生出国四出寻赞助
代表团包括中五学生余梓铿,中四学生母晨奕帆、谭文希及叶宏斌。该校英文科主任甄嘉俊指出,伍少梅中学于2023年6月收到邀请出席峰会,据悉是香港获邀学校之一,学校为了参加峰会需要先就“学生福祉”议题撰写建议书,并提供学校近年的教育方针及教学内容引证,经遴选后伍少梅中学最终成为香港代表。
确认学校将会代表香港后,学校就着手挑选学生组成代表团。甄老师直指组成代表团的4名学生各有“特异功能”,例如余同学具有美术天份,中一入学时内敛害羞,时至今日已够胆上台表演跳舞;母同学为现任学生会会长,刚升中时自谑是“废物”,英文只懂单字,如今已是学校活跃份子,更可以用流利英语演讲;叶同学是足球队队长,为人自信又有领导才能;谭同学则是制片高手,拥有一把磁性声音,更被校长冠以“播音王子”的称号。
不过筹备过程期间亦曾发生一段小插曲,甄老师指学校资源不算充裕,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前往巴黎的机票、住宿及旅费不菲,考虑到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最初只打算网上出席峰会,但发现所有入选学校都会亲身出席,再三考虑后认为机会难逢,亦不想学生失望,校长李建文于是联络学校办学团体慈幼会及其他机构或人士赞助旅费,让学生可以出国交流增广见闻。现时学生需要支付的费用已经大幅减少,余额更可分期付款。
学生自制香港特色小巴牌 英雄救美经历难忘
今次法国之旅,代表团十分有心思,由擅长艺术的余同学亲手设计了数十个极具香港特色的“小巴牌”,送赠予其他国家的学校代表。但说到最难忘,他说是与一名葡萄牙女学生一起主持分组演讲时,对方可能因为太过紧张而突然语结,连手上的讲辞稿都掉落地上,他于是独力完成余下部份,获得“英雄救美”的赞赏。
代表团上下一心解决难题 老师迷路学生成导航员
菲律宾裔的谭同学说今次前往法国出席峰会,事前要准备两段介绍学校及讲解学生福祉的短片,其间因音乐及收音问题出现些少阻滞,最终代表团上下一心一起解决问题。他又说代表团首天到埗后要先到指定餐厅午膳,但连带队的甄老师都走错方向,大赞幸好叶同学性格冷静,为大家找到正确方向,之后整个行程都靠他当“导航员”。
“导航员”叶同学是在港出生的马来西亚裔学生,他于马来西亚就读幼稚园及小学,中一回港升学。从未去过欧洲的他,认为是次代表香港的机会难得,赴法行程获得家人们的支持,认为他要好好把握,故出发前亦做了很多准备功夫。
对是次峰会的主题,代表团的学生亦对教育有不少体会。谭同学就以自身经验为例,说他刚升中时中文不好,同学都乐意帮忙,使他很快融入校园,讃赏学校互相帮忙的氛围很好。叶同学则指在香港读书比马来西亚自由,学校又会提供很多学术以外的学习机会,相信自己只要努力,终有一天可以成功。
学生应具国际视野 追成绩毋须放弃学业以外事物
校长李建文指出,来自德国的OECD教育及技能主席Andreas Schleicher去年3月曾到访香港,前往部分学校参观,对伍少梅的教育理念表示认同,尤其是建立学生身心灵健康方面的实践。据知本港从没学校出席过OECD峰会中的“Project Infinity”参与学生交流,机会难得,其中余梓铿同学抵达巴黎时,更带了Andreas Schleicher的画像送给对方留念。
李校长称,期望伍少梅能成为一间有未来前瞻性的学校,学生能具国际视野,同时兼备多元学习经历甚至体验,近年教育局提倡的“4Rs”,培养学生正向思维,学校向来最为重视,今次峰会有助世界各地了解到,香港学校都有能力建构幸福校园。他又称,现时不少人仍抱住“读书就要放弃学业以外的事物”这种观念,不太配合未来世界的发展,教育应要平冲,才能帮到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