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裘锦秋中学办乐龄作品展 营造舞台让学生从解说作品建立自信
科技造福人群,不只是口号,还能亲手实践出来。裘锦秋中学(元朗)推出专为中三学生而设的乐龄科技课程,为期一学年。学校早前举行校内创科展,让学生展示构思和成品,然后由任教STEAM相关科目的教师及中一、二学生分别负责评分及投票,营造舞台让所有中三学生都机会向其他人讲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建立自信心。有参与课程的同学直言,透过今次课程她有机会参观科技公司,亲眼见识林林总总的乐龄高科技产品,感到大开眼界,“原来科技可以帮到老人家咁多”。
课程着重设计思维 学生设计人工智能药盒
裘锦秋中学(元朗)于今个学年(2023/24)推出乐龄科技课程,让中三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融合初中电脑科、设计与科技科及STEM科所学到的知识,将不同技能呈现。课程要求同学运用科技知识,为长者构思及制作一个智能装置。副校长谭慧芬指出老年化问题是全球社会议题,这是很好的机会让学生关注,并学习爱身边的老人家。
课程由去年9月起分组构思装置,由最初天马行空的想法,收窄到三大类产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拐杖及智能药盒,除了制作成品,亦需要设计大型海报及拍片介绍整个设计思考过程。其间又安排学生参观在会展举行的乐龄科技展,并到内地科技及AI公司观摩,过去的4至5月则设有课后工作坊,聘请外来机构指导学生制作产品。即使学生最终未能完成作品,但仍能透过观摩同学作品互相学习,而老师们的赞赏亦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中一组同学制作一个名为“乐龄吃药易”的智能药盒,顾名思义是方便长者定时及定量吃药。同学们运用AI、micro:bit及镜头制作一个智能药盒,当装置探测到长者经过时,便会自动派药,当中设置颜色分辨器来分辨不同药品种类,让他们按时吃适合的药物。虽然只是初步设计,团队明言希望未来可将装置改进成更加便利和小巧,真正能方便长者使用,携带外出。
组员邹永乐同学表示此乐龄科技课程具有挑战,而最深刻的一幕是老师于课后与他花了3个小时,一起找出编程上的解决方法,令他很有成就感,更间接帮到其他制作药盒的组别。陈家乐同学就指课程启发了他对STEAM的兴趣,参观校外科技展及科技公司后扩阔眼界,“原来世界上有更高科技的东西,很厉害,我自己都想整,愈砌愈high(情绪高涨)”。
另一位组员陈嘉欣表示课程打破了她对乐龄产品的刻板印象,“(以为)就是拐杖、普通药盒及运动手表,但今次真正接触到原来老人家产品都可以咁高科技”,坦言以往没想过长者与科技会有关系,但亲身接触这议题后,发现科技对乐龄人士大有帮助。
见证学生态度变积极正面 留守学校赶工完成作品
课程不但为学生提供知识及技能,更帮助学生建立正向价值观。谭副校长就留意到不少学生于参加课程期间,态度有明显转变,她举例其中一组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学懂从照顾者和乐龄人士的角度出发,想到很多人忙着出外赚钱,较少理会家中长者,“就想是否要为经常留在家中的长者做一些东西”,最初打算设计一个视像聊天的应用程式,后来锁定让长者准时吃药的方向,然后不断改良,“虽然好多人都正在做,但他们都想透过自己的手去帮助家人”。
谭副校长亦见证学生态度变得积极正面,最初一下课就“收工”,但后来同学们都愿意付出时间和心机,科技展前两星期更是留守学校电脑室赶工,看出他们很紧张自己的作品,非常投入。而学校安排中一二年级同学参与投票,是让他们预先看看中三同学的成果,好好准备,“他们将来都会做,要带着这个精神,早些学技能,希望他们青出于蓝”。
STEAM教育助学生觅志向 培养正向价值观
乐龄科技课程是裘锦秋中学(元朗)的STEAM课程之一,梅志文校长指学校大力推动STEAM教育,是希望学生经过六年中学生涯后,选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科,透过STEAM课程及活动体验,及早认识相关科目及未来出路,“接触更多STEAM学科,合适的话到中四时自然会选择数理相关课程”。他期望学生看得更远,升高中选科时已经为大学选科预备,既避免升读高中后才发觉选修科未能满足心仪大学科目的要求,亦能看着目标自发行动。
梅校长提及学校的STEAM课程除了常见的编程和机械人外,较有特色的有食物科学。另外,近年AI(人工智能)热潮冒起,该校亦有教导学生使用AI及ChatBot工具,从中加入媒体素养元素,如指导学生分析答案有否做足资料搜集或验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