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痛批强制加班”热传 戳痛多少打工人的心

撰文: 邓峰
出版:更新:

日前,疑似成都一家企业的“员工痛批强制加班”事件火遍网络,引起广泛共鸣,被许多人认为话糙理不糙,说出了无数打工人对于职场种种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心声。

网传聊天记录的两个微信群名为“CETC成都事业部(413)”和“CETC-软件开发课(27)”,起初据传疑似中国电科(CETC)成都区的企业。但据中国电科回复人民网财经表示,网传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目前讯息有限,“员工痛批强制加班”事件所涉企业有待于讯息核查。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员工痛批强制加班”事件所涉企业存在严重不合理的强制加班现象,且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许多企业都存在类似情况。据网传聊天记录显示,被痛批的两个领导,一个姓董,一个姓黄,起初强制员工不合理加班,态度强硬,待事情闹大后又试图息事宁人,予人前倨后恭之感。

内地互联网行业有一种不成文但十分普遍的“996”工作制,2019年舆论更刮起一场围绕“996”话题的风暴。(资料图片)

那位勇于痛批强制加班的员工名叫陈志龙,是事件的主角,他痛批的两个领导,一个擅长拍马屁,一个有关系户之嫌,两人能力欠缺,自己躺平和偷懒,却逼迫下属员工不合理加班。据他的描述,“这个月天天早八点上班,干到晚上十一点,加到凌晨一两点都是常有的事”,而那个黄姓领导却“天天躺在家里遥控指挥”,“一点技术不懂,又不会管理”,不能陪着员工们同甘共苦。他的痛批赢得群里一众员工的支持和响应。他主动提出辞职,但他对两个领导的痛批为许多加班同事争取到一天带薪休假。

回看整个事件过程,之所以能初步维权成功,陈志龙的持续痛批式发言是关键,他冒着被“穿小鞋”、被辞退的风险,公开与两个领导争辩,尽管一些措辞比较激烈、粗糙,但具有威力,话糙理不糙。他也因此被一些网民称作凉山壮士。

但与此同时,一众员工的支持和呼应同样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微信群里员工们持续接力,让事件陡然升级,产生出足以令群里大领导都害怕的震慑效果,才迫使管理层让步。这说明维权事件的成功,既有赖于一位或少数率先站出来且发言能直击痛点的勇敢者,又离不开众人的群起响应,产生足够大的震慑效果。当然,在此过程中,基于事实的有理有据是前提,是击溃一切虚伪、不公、欺压最有力的基础。

近年来,外卖骑手、快递员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内地社会的关注。(VCG)

该事件在网上的刷屏,反映出社会上许多人苦不合理的职场陋习和强制加班现象久矣。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本是内地法律的规定,是把人当人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面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不对称权力结构(执掌权力的企业或单位管理层与原子化、孤立的员工)中,一些缺乏议价能力或维权意识的人,是有可能被欺压、被不公对待或被PUA,沦为“工具人”。

这是职场中对人的一种异化。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或工具,但在现实中许多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为何每每社畜、打工人、996、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猝死、内卷、躺平之类的字眼和新闻,总能在内地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企业充满陋习和不合理的乱象。

正如陈志龙所质问的“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卖身契”,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固然离不开员工们的奋斗,但奋斗绝非不合理不必要的强制加班,更不是罔顾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借口。过去四十多年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和权利意识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许多人来说,奋斗可以,但回报应该与付出成正比,应该同甘共苦,应该尊重包括休息权与个人空间在内的正当权益,而非画大饼,而非“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员工痛批强制加班”事件火遍网络说明,整治职场的种种不合理陋习和乱象,提升打工人在职场、劳动市场的话语权,建立一套更公平的职场结构和秩序,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