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警队“豪揸”哈利电单车 “跟足程序”不是自肥借口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最近提到一宗官场“小事”,反映内地官吏奢靡成风直达基层干部。
事缘东北某地交警支队于两年前大手笔购入的10部哈利警用电单车,每架价格达到36.76万元(人民币.下同),而其他地区的警用电单车采购价则多数于6万至8万元之间。侠客岛继而发问:“警用摩托车,有必要买这么贵的吗?”

山东基层弊案揭“球证旁证”合谋

有权用到尽,有钱也用到尽,出于贪腐私相授受故然要严惩,但以哈利事件为例,最常见的事态反而未去要出动到党纪国法的地步:官吏爱互相攀比炫耀,在上位者为争取政绩表现,也为分配资源予同侪与下属以显示其手腕能耐,再加上审核机关得过且过睁一眼闭一眼卖人情,导致公家资源未获得妥当善用。

网传某地交通警配备哈利电单车(网上图片)

以中共术语来讲,官僚主义作风甚至将好事变作坏事,例如在许多贫困地区,官方均以发展旅游业为扶贫手段,但贵州省独山县就被揭发以年收入不足10亿的底子,斥巨资建造耗资以十亿元起标的奢华景点,致使该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相关工程也沦为烂尾项目。

官场不是没有白纸黑字写明的规矩,也不是没有星罗密布的内部监督架构图,但为政关键始终在人,如果在位的人别有心思,那任凭纸上写得如何法度严明,实际运作上终归是文件一份,毫无现实意义可言。

不过就在早两个月,山东菏泽一辖区爆出丑闻,涉及一名小学校长安排时年11岁的儿子冒名顶替公职,长年白领“皇粮”,而各经手机关担当“球证旁证”,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人社局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但就未有截查得到冒名者,到了冒名者违规办理户口补录、迁移和姓名变更,派出所民警亦听之任之,最后安监局聘用冒名者,也没有去核实身份。区纪委则疑似对投诉丢低不理。

网传某地交通警配备哈利电单车(网上图片)

“用资讯公开迎接公众的监督”

哈利事件大概都离不开上述套路,而侠客岛正借此事指出:“政府采购中‘买贵不买对’、‘质次价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实则政府资源有双重性质,大原则下为取之于社会的公共资本,理应也用之于社会,现实操作上则是由官僚们日常掌控运用,两者的利益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而甚么叫“用得其所”,又如何达致这个“用得其所”,正是公共财政的大学问所在。

就是次哈利事件,网上确实就拿著两年前的标书来做文章,但对照上述个案,就可以知道同类情况林林种种经常发生,所以才会引起公众密切关注,官媒如侠客岛亦跟进批评。

“山寨紫禁城”位于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自治州独山县北部。(网上图片)
+1

在公关危机一面,总理李克强的“6亿人月入仅千元”一语话音刚落,又提倡节约政府开支,如今对比地方吏员“豪爽花费”公家钱,得出来的“官肥民瘦”观感难免会引起舆情回响,侠客岛即质疑:“以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准,若非出于礼宾用途,没必要选哈利摩托用作警车。”

面对公众反应,当地相关人员就抛出按本子办事的论调:“采购经过了正规手续和流程。”可是依程序办事是最为就手堂皇的借口,心底话其实就是“你吹得我胀咩”的跋扈态度,反正本子如何写如何解读全凭官字两个口,黑箱作业又如何。侠客岛即就此提出应对办法:“关键是及时公开真实的采购资讯,包括专案情况、预算金额、采购结果、采购合同等,用资讯公开迎接公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