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6亿人月入仅千元 李克强陈述事实为何惹热议?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5月28日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后接受中外记者的访问。在接受官媒《人民日报》提问时,李克强称:“(内地)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下同)”。
李克强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中外关注,“6亿人月入1千”之类讯息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内地网民热烈讨论,尤其今年正是内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达标之年。

国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待满足

其实许多年来,中国都一直以“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自居,当中除了有利于保留“发展中地区”的经贸优待,也是反映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内地排名仍在全球中游位置,有待登上“已发展地区”之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华社)

由此可见,李克强透露的不是甚么惊天大秘密,是稍为上网查查就人尽皆知的事实。之所以陈述事实都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某程度上是坊间新闻习惯使然,始终防火长城内外长年关注中国崛起,天天都充斥“中国模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之类资讯,相对较少曝光干巴巴的贫富数据。

落到实处,除了人均收入,套用中共术语,讲医疗教育讲社会保障,内地民众仍有待满足各式各样的“美好生活需要”。基于这一点,中国的国际处境十分微妙:本国发展成就可观,计总量足以与美国一争高下,军政力量亦是名列前茅,不过论综合国力,在党政军的庞大身形之外,小民生活水平仍有待长足改善。

专家:包括无就业、无收入人口

个别衡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动员则实力可观,大国崛起。由于墙内宣传口径偏于塑造强大形象,而墙外报道亦以中国进占国际舞台为焦点,所以当李克强在重大场合提及另一面真相,简单一句说话居然引来各界惊讶,未有预料中国的领导人居然会“自揭疮疤”。

🔑🔑🔑四川省凉山州辖下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是“脱贫模范村”🔑🔑🔑

阿土列尔村又被称为“悬崖村”,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网上图片)
+8

实则官方亦有后续解画,由国务院主办的内地官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便就此报道,引述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所言,首先月收入、年收入指的是“可支配收入”,扣除了日常开支,而这6亿人亦包括无就业、无收入的人口,如老人、儿童、学生等被赡养人口。

李实又表示,一个人月收入1000元,如果三口之家都有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这样收入结构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在城市有最低工资保障,也有低保。家庭月收入在城市低于1000元的不是那么多。”

“脱贫模范村”人均月入500元

另一方面,李克强也可能是太过“熟悉”官方数据,1千元月入对他和对大众而言有不同理解。在大众认知之中,1千元月入是低收入,似与中国对内外宣传的繁盛形象不相称;在负责“脱贫攻坚”的官员认知之中,1千元月入依然是低收入,但就要分清楚是用在城镇抑或农村。

“悬崖村”逾半数村民告别爬“天梯”的日子,搬入县城郊区的新建的安置楼房: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安置点。(新华社)
+7

须知道自2016年起,中国贫穷线划定在年度纯收入约3000元,亦即月入约250元,主要适用于农村。这个门槛一直被指偏低,但即使是官方视为“脱贫范例”的四川省阿土列尔村,年收入亦仅由原来2014年的人均不到2000元,到了2019年增加至6000元左右,也就是月入约500元。

事实是李克强揭示收入分配问题,原意在于回答记者有关“脱贫攻坚”进度的提问,他阐述时亦假设了1千月收入是用于城镇地区,这些低收入户“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无论如何,实事求是总好过夜郎自大,如果稍为认识一下内地“发展中”的状态,可能就不会对“6亿人月入1千”那么敏感了。

四川广播电视台90后女记者高慧玲和同事进行“悬崖村”搬迁的报道,镜头前的她谈笑风生,十分淡定,但之后爬下“天梯”下山,却吓得在车上嚎啕大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