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非单向度灌输 学校思政课建设难在哪?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北京时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指示。对于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高层的总体研判是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亦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上一次高层围绕学校思政课进行部署和讨论,还是在2019年3月。彼时,习近平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讲话,该讲话也首次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围绕思政课相关话题,《香港01》采访了不愿具名的北京学者。

香港01: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中共如此强调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

A: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年轻人,包括从小学到大学接受教育的在校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当前针对这一群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必要性。中国国内制度改革或者说社会转型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当前也面临着国际形势上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如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多元文化的冲突等,都说明在这个不确定的时期里需要形成一种价值共识。

2018年10月11日,位于深圳蛇口的全国首家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改革开放蛇口博物馆外景。(资料图片)

当前青年学生群体接受讯息渠道多样,讯息来源良莠不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端正人们对事情本身的认识与评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任由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四散,那么很容易给这些年轻人造成思想上不利的引导。如不正本清源,则容易以讹传讹。

香港01:在2019年的讲话中,习近平特别提到,“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容易理解,这也是建设性的部分,但对于需要批判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结合各个学科来说,具体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在一些人看来不该批判的观点和思潮,可能在官方看来,却是需要防范的。

A:我们可以从几个学科的角度来说,比如说历史领域有一种思潮叫历史虚无主义,比较盛行,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它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决定论,或认为历史具有偶然性,没有规律、本质以及必然性可言。所以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解构,解构既有的科学价值观,解构英雄人物,否定崇高、理想和意义。解构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青年学生没有目标感,只关注当下,没有理想,也失去努力的方向。因为历史虚无主义强调偶然性,不确定性,强调人们能把握的只是当下。这就导致一些年轻人只是追求短期利益与享乐,而没有长远规划与理想。这种错误思潮是必须批判的,而且要旗帜鲜明。

再看经济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制转型是市场化导向,在市场化导向的过程中需要建构起能够解释中国经济模式合理性的理论。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理论曾经一度成为大学课堂的主流课程,这些理论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强调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资源占有情况和利益偏好,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如果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标准,集体主义原则是不成立的、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国家发展模式,执政党的领导,国有企业的作用等,都是在背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这套逻辑不仅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在过去40多年取得的成就,或者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就要么是不可持续的,要么是会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威胁的。对此,亟需要建构经济学的中国学派,要从中国本身的文化特点,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历程出发,真正讲好中国故事,真正明确我们应该建构什么?批判什么?形成逻辑、历史、实践自洽的理论体系。

图为浙江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码头,摄于2024年2月11日。(新华社)

香港01:事实上,不管是批判还是建构,官方也一直在做,只是就效果而言,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你觉得当下思政课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和难点又在哪里?上次采访时你提到,中国在理论研究的教学课程设置和资源投放上存在问题。习近平讲话也提到了问题,比如师资队伍以及授课方式如何吸引年轻人等等。在最新批示中也提到,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A:可以说,长期以来思政课在高校的教学体系里面变成了一个点缀品,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导致了几个方面的不良后果。

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流失严重,凋零老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所造成的不利结果就研究能力上的弱化。一些看似基本但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到底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它跟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看似很容易,但要想有理论上的创新却需要很多的学者投入到很精细的科研工作中去,这是真正确立理论自信的基础,也是上好思政课的最根本条件,但目前这方面是很欠缺的。

其次是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中国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也为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创造基本条件。思政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或者不能仅仅停留于老师向学生单方向的讲授这种形式,应该体现更多的教材和教法的动态性和包容性,不是用教材和教案去裁剪现实,而是应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时地进行提炼和总结,对于丰富的现实事例进行深刻的理论解释,然后再回归课堂,并且及时创新教学的形式,利用新型媒体等传播形式,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增强年轻人的认知、认识和认可。

除了具象层面的问题,还有抽象层面的意识和认知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而是为了从思想上影响一个人,其前提在于这些理论内容能够融入人们的价值观,获得由衷的认可,而认可的前提是这些理论内容本身是合理的,科学的,在于教育者拥有真正的理论自信,如此才可能让受教育者认可。而这一点,相较于队伍建设和内容形式创新,更为重要。

2021年6月25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南海丰泽园集体参观北京大学红楼。(新华社)

香港01:你刚提到三个关键词很重要,科学性、合理性和认可度,但是面对现在思政课在年轻群体中的低认可度,从源头上看是什么方面出了问题?中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以马克思作为指导思想,理论源头上是不是存在需要反思和批判的地方?

A:首先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博大精深的,具有非常深刻的内容,本质是一个很好的体系,但是对现阶段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深化程度不够。现实是很丰富的,中国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径,我这几年走了很多东南亚的国家,从调研中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这套体制模式的羡慕,也可能是作为旁观者,这些国家能更清楚的看到中国的优势,看明中国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反观中国自身,对于自身这一路走过来的合理性提炼得却相对不够,有时反而不自觉地陷入到一个陷阱中去,习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解释中国,得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判断。

以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例,按照西方很多的解释,国有企业往往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一旦有垄断,必然会导致“国进民退”,对市场是一种挤压的效应,因为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最有效的市场。按照这种逻辑,中国的国有企业就该全部取缔。可实际上呢,如果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认真调研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企业实际上是在创造市场。国有企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放在西方整个经济史和思想史的研究中方才能彰显出价值。也就是说,对研究者来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要懂哲学,懂政治经济学,懂科学社会主义,也要懂中西方思想史。而目前来看,中国国内的研究是割裂的状态,不同的学者可能深耕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盲人摸象,每个人只能摸到一块,最终的解释陷入了混乱。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铜像。(资料图片)

香港01:习近平在讲话中,也特别提到了三种文化,原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你怎么理解这三种文化和结合,以及它对于思政课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A:实际上这三个文化的结合,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走向了一种集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集体主义导向的,强调英雄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应该有一种报国的情怀,端正自己的内心,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人的格局和视野不应该在小我上,应该是兼顾大我,这是中国儒家文化集体主义的情怀。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的也是这种集体主义的文化,强调人们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中国的革命过程更能体现这一点,要坚持的什么,追求什么,以及反对什么,是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而这一点,也很突出地体现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以我认为这三种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它是集体主义的逻辑。

香港01:对于中国文化的结合,甘阳教授曾有过“通三统”的解释,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并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也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通三统”的解释与上面提到的三种文化,基本是一脉相承的。除了这三种文化,西方文化在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毕竟,中国近代百年的现代化,受到了很大西方文化的冲击,不断在“冲击—反应”模式中求索。

A: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和当代改革与建设文化,统一于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生生不息的历史和凤凰涅槃、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对于中国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对于将这种思想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体系科学、内容生动、教法灵活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至于你提到的西方的文化,尤其是欧美的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不同,欧美文化强调的是个体主义。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它们又会是如何对接呢?

在中国一些地方的官方思维中,圣诞节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符号化象征。(VCG)

我经常讲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市场经济本身是很多人基于自身的利益,自身的效用评价在市场中进行竞争,完成一种交易来活跃市场。但中国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我所讲的集体主义,体现在对市场本身的建构层面上。

打个比方,市场本身是个舞台,演员们在尽情地表演,呈现很丰富的样态,但是按照集体主义的逻辑,实际上是把舞台搭建完才让演员开始表演。可观众在看表演的时候,往往会把视线聚焦在演员身上,而忽略了这个舞台本身的建构。市场经济既不免费也不自由,而是需要巨大成本的。为什么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走向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呢?一些国家也在模仿欧美国家的逻辑和路径,可为什么还是搭建不起来这样的舞台?问题就在于它缺乏一个搭建市场经济运作的平台的机制,这个机制可能是一种集体主义导向的,要求参与者不是以自身小利益为导向,而是必须要有大格局,进而创造出一个协作、共赢经济运行的机制。这就是集体主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