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种粮大户”频亏损掀退租潮 农地“三权分置”待完善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农地“三权分置”,容许土地经营权流转,实际运作存有各项问题。(新华社)

正值内地农民秋收时份,内地《经济参考报》近日走访安徽、黑龙江、江西等地,采访数十位基层干部和“种粮大户”。受访者称今年农产品市道欠佳,有些地方受天气条件影响,或产量下跌,或市价下滑,卖家承受严重亏损,部份“种粮大户”更萌生退意,减少所租用农地,甚至退出租用合同。

问题引起各方重视,因为中国人口庞大,如果粮食问题不能自给自足,靠外界供应或引起全球粮食短缺并擡高价格。中央最近力推农地“三权分置”,以解决问题,但在实际运作当中,其实会碰到各种问题,政策仍需完善。

目前内地仍实行农地集体所有制,由农民个体户承包生产,原来法理上不容转让所有权或经营权;时至今日,市场经济蓬勃,个体户小型生产已不合时宜,各大省市近年推行“土地流转”,容许“种粮大户”租用个体户经营权,聚集大批土地以发挥“规模效应”,以较低平均成本使用先进技术和机械。各地政府为鼓励“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通常会提供财政补贴。

天气不稳致农作物产量价格齐跌

按《经济参考报》采访例子,市况低迷主因源于天气不利农作生产,产量减少之余,连带影响农作品质和价格。例如在江西省南昌市,种粮大户熊反生种田10多年,目前租入900多亩田,他如此描述市况:“今年种田天灾严重,早稻雨水太多,晚稻没有雨水,太干旱,稻子不结实,空谷较多,大概减产20%左右,而且稻价也低。”

广东省江门市种粮大户易家明手上租有160亩水田,他指出去年早稻每斤市价1.6元(人民币,下同),晚稻每斤市价1.63元,今年早稻分两批卖,第一批还卖得每斤1.6元,第二批则不幸遇上恶劣天气,没有地方烘干,只好作为次等湿谷出售,价格只得每斤1.05元。

易家明说花了半年种早稻,最后只赚得约6000元,还不如一家三口出外打工半个月,以每个月2000元生本成本计,自己额外倒贴了6000元。

熊反生和易家明却很可能不是个别例子。至少在江西省,官方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透露,当局就今年早稻生产情况,调查省内30个县(市、区)的266户,发现产量、价格、成本及利润全线下降,特别是相比去年,农作平均售价重挫4.96%,而且是连续第二年下跌。

大户承租合同期限短且不完善

据《经济参考报》调查所得,市况不景导致种粮大户心灰意冷,有的不愿更新设备如拖拉机,有的缩减辖下农地规模。该报又引述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负责人消息:“受2015年和2016年粮食种植效益下滑影响,部分经济承载能力较弱的种粮大户表现减租和退租意愿。”不过,该报亦指出,种粮大户所以因一两年不景气而有意撤资,当中亦牵涉制度问题。

各地政府实行“土地流转”多年,至今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农地“三权分置”意见,正式确认全国农地产权分割为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由此鼓励农地集中,方便推行现代化改革,提升农业生产力。可惜按各地实际经验,“三权分置”模式仍有诸多有待改善之处,《经济参考报》的受访者正好说明这一点。

首先是大户承租合同期限较短,通常为1至3年,不利于长期投资,又订约方式以口头协议为主,易生法律纠纷。安徽省就有大户向《经济参考报》表示:“从表面上看,种粮大户流转土地与老百姓都有签订了合同,但这往往都不算数。”结果一亩地流转费用定在300元,后期涨到500元,去年再涨到600元,原来合约所定沦为废纸一张。

另一方面,表面上种粮大户收取补贴,实际却由农民直接收取,逐渐成为固有“福利”,大户未必能以政府补贴为由,减少薪金支出或流转费用。因此,不少种粮大户建议官方设立“专项补贴机制”,专供大户减低成本之用;他们亦倾向由政府成立“粮食预约收购”制度,并改良行政措施,从而提升效率,以及降低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