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口将“腰斩”一半 中国人口下降对世界有何影响?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开始出现下降,且预计未来数十年这种趋势还将会加速,至本世纪末或仅余7亿多人口,且这数字已是较乐观的预测。作为自联合国自1950年有统计以来人口一直保持最多的国家,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过去一直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运行,并助力国家近年的崛起;中国未来人口下跌的趋势无可避免将对全球有着若干的重大影响,包括全球总人数、世界经济以至地缘政治等。
此为龙象人口之争系列之四
中国人口现时约占世界人口逾六分一,过去40年间经历了惊人增长,从接近10亿膨胀到逾14亿,直至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人口为14.118亿,较前年减少85万人。内地过去6年间出生率一直在下降,达到每1,000人只有6.77名新生儿的历史最低点。
今后,中国人口开始持续减少,这会是自1959年至1961年“大饥荒”以来首次下降。这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台“一孩政策”不无关系。尽管中国在2016年放弃了独生子女政策,并在去年推出了以税收等激励措施为支持的三胎政策,但这种情况仍未有改变。
由现在起至本世纪末,印度也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届时的人口将减少至目前规模的一半,有悲观的预测模型甚至估计中国的人口数目会下降至3亿多,与今天美国的人口数相当。
人口的显著下跌,不仅对内地中央政府而言至关重要,许多人口学家也密切注视,因如此明显的变化将给未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和深远影响。
未富先老:制造业出走、养老负担增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经济一直不断地和全球经济产生更多联系。中国以前所未见的规模吸纳原材料,并在世界各地众多的市场中建立起出口优势。这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极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也使得国家成为世界工厂。
然而,这个曾经拥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人口资源终于步入衰退,这使得其过去对全球物价的冷却效应也悄然消失。
↓点击影片观看↓中国制造业外流,印度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更令人忧虑的是,中国有可能面临“未富先老”的处境,至少不会像成熟的发达经济体那样的富裕。这意味着西方出口商品的好日子,尤其是奢侈品出口,也将时日无多。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小组预计,2021年以后,中国人口将以年均1.1%的速度下降,到2100年全国人口将降至5.87亿,不足现时的一半。这一预测背后的合理假设是,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的总生育率将从1.15下降到1.1,并一直保持到2100年。这种快速下降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内地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峰值,预测到2100年将减少至峰值的三分一以下。预计在这段时间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继续攀升,并于2080年前后超过劳动年龄人口。这意味着由目前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赡养20名老年人,但到2100年,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将必须赡养多达120名老年人。
上述情况意味除非生产率迅速提高,否则中国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而在劳动力迅速萎缩的推动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把低利润率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中国推向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
与此同时,中国需要把更多的生产资源用于提供卫生、医疗和养老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of Policy Studies)的模型显示,若果不改变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到2100年,中国的养老金支出将增长5倍,从2020年占GDP的4%大幅增加到20%。
少子化将削弱中国综合国力
关注少子化问题的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指出,虽然影响综合国力的人口素质、发展水准、组织能力和凝聚力等条件,惟人口规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因素。虽然人口多并不必然强大,但人口急剧萎缩则一定预示着衰亡。
人口下跌的另一个问题,梁建章认为是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人口是文明传承的基础,中华文明一度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现不足五分之一,而每年新生儿只占世界十分之一略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将降到5%,中国的份量将一落千丈,中华文明将彻底衰微。
低生育率会使整个内地社会变成接近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一个年轻人需养两名父母和四名祖父母,养老负担极其沉重。况且,低生育率带来的老龄化危机,最直接的体现是养老金收支平衡面临沉重压力。现在东北三省的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只有17.9%,将来会一路上升到接近40%。梁建章表示,如果现在就感受到老龄化的不可承受之重,将来的情会变得更严峻。
综上所述,梁建章认为:“假如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少于美国,对于中国来说将是灾难。”他表示,除非中国政府出台大力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有效提高生育率,中国才有望在本世纪本继续保持对美国的人口优势,并且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本世纪本将迎“新世界”?
上述的内地人口走势的情况早已被纳入许多全球人口增长预测中,有研究指出,随着各国生育率的持续普遍下降,预测世界人口可能会在2064年达到约97亿人的峰值,然后在2100年下降到约88亿人。与此同时,世界劳动人口比例、各国经济发展以及自由移民,均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人口增长一大部分将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预计从现在到2050年,这个地区将占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预计在此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将倍翻,尼日利亚将成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而亚洲、中欧和东欧将成为人口缩减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由此可见,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将塑造人类的未来,而欧洲和亚洲的影响力则逐渐减弱,到本世纪末,我们或将迎来一个新的世界。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社会政策系助理教授陈双(Shuang Chen)认为,关注中国人口的绝对数字是没有抓住重点,她认为中国人口下降可能对气候变化有利,“但真正引起社会关注的是这对人口结构意味些什么。因为事情变化非常快,社会可能没有时间适应。”
印度人口超越中国了吗?
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印度将在今年4月14日超过中国。但人口学家指出,由于人口预测只是估算,实际人口数字难以掌握,印度人口有可能已经超过中国。
印度人口会继续增长吗?
联合国人口预测模型显示,印度人口会持续增长至2064年,届时其人口总量可达到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