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访华|紧随马克龙之后 巴西的多极化世界如何不一样?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华期间受访言论引爆重大争议之后,紧接而来国事访问中国的就是巴西总统卢拉(Luis Inacio Lula da Silva)。卢拉4月13日先到上海出席其爱徒兼前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的金砖国家组织新开发银行主席就职仪式,参观华为创新中心,并与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等人见面;14日才到北京,先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
根据“习卢会”的官方通稿,习近平将中国和巴西分别定为位“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并称“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同巴西关系,将中巴关系置于外交优先位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巴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方愿同巴方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就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加强战略协作,就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协调配合”云云。
这些有关中巴两国在国际大局发挥作用的表态,某程度上只是“照本宣科”,换了另一个与巴西背景相当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发展中国家,其具体措词也不会相差太远。
巴西确实需要“再工业化”
至于卢拉行前提过的、就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俱乐部”(Peace Club)倡议,通稿更可算是轻描谈写,只说“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得到鼓励和支持,呼吁更多国家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决定就此保持沟通。”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资讯通信、减贫、检疫、航太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档,也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说到底,这次会晤还是以中巴双边关系为主,中巴关系如何影响世界大局、巴西在多极化世界的地位等等实属次要。
虽然中国早在2009年以来就已是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但双方的经贸关系却以巴西对华的粮食和原材料出口为主——中国六成的大豆进口、差不多四成的牛肉进口和两成的铁矿进口也来自巴西。然而,中国在巴西的投资至今也远远及不上美国,累计投资额依然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而巴西对美国的出口种类多远较中国多元,且包含更多飞机、汽车、各种半制成品等增值较高的商品。
过去十多年来,在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热潮消退过后,提早“去工业化”的巴西经济一蹶不振,2012年曾一度超越英国排名第六,如今已回跌至全球十二,失去了卢拉前届总统任期内的“金砖”光环。
这一次卢拉访华,最重要的一点中巴合作,就是中方愿意以一带一路之名与巴西“再工业化”的战略对接,以配合卢拉以工业化让巴西经济摆脱随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起落的结构性难题。
但除了务实的层面之外,卢拉的访华更是带着推动世界多极化的目标而多。如何解决俄乌战争是其一,摆脱二战后以至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单极体系则是其重要目标。卢拉在上海行程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倡议,就是呼吁世界各国摆脱美元作为交易货币,若非另立共同货币,则以各国各自货币作交易。“每一晚,我都问自己,为何所有国家都被迫以美元支持作贸易,为何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货币支持作货易?”
两种“多极化世界”
早在本年1月,刚上台的卢拉访问邻国阿根廷期间就宣布了建立共同货币绕过美元的准备工作,似乎是要仿傚欧元区的建设。3月,巴西亦与中国达成协议,以中方设立的CIPS和两国货币作跨境银行清算。抗拒美元霸权,可算是卢拉再任总统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点项目。
值得留意的是,与马克龙访华的时候不同,根据中方的官方通稿,习近平并没有对卢拉提到多极化世界的问题。而在与马克龙的会面中,习近平则明确提到“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独立一极”,与马克龙其后表明欧洲不应盲从美国政策、不应在台湾问题上卷入“不属于(欧洲)的危机”、欧洲要自我建设为“第三极”遥相呼应。
这种分歧,其实突显出卢拉心中的多极化世界与中国的和法国或者欧洲的都不一样。
从中国发展轨迹以至美国的主观认定来看,中国在新时代成为堪比甚至超越美国的世界“第二极”,有其无可避免的必然性。欧洲要在这个两极世界中取得自主性,就只能团结在不同于美国、不同于中国、不被两者的竞争所定义的国际政治战略之下,不过此举极其困难,从马克龙最近言论在欧洲引起的言讨笔伐就显而易见,因此,欧洲这个“潜在的第三极”并没有任何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是成功机会甚为渺茫的长远目标。
然而,对巴西,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而言,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变成其中一极(极个拉丁美国占全球GDP只得8%左右,巴西占当中大约三分之一)。因此,多极化世界对于巴西这样的国家来说,与中国眼中的多极化世界和法国眼中的多极化世界是极为不同的。
对于中国而言,多极化世界其实就是自己要变成第二极,而且其战略目标也要让作为原本第一极的美国相对变弱,因此就有了支持欧洲变成第三极的努力。对法国或者欧洲而言,他们就是要争取成为多极化世界的其中一个话事人,不必跟从中美两极的国际政治游戏规则。
但对于巴西这样的国家而言,“多极化世界”并不是一个确实无误的“多极世界”,也不是一个“N极世界”(N是某一个大于0的整数),而是一个人们对于世界到底有几多个极存在争议,而“多极化”过程一直在演变当中的世界(因此一直是在“化”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一个不确定的多极化世界之中,巴西才能够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卢拉访华之际虽然对中国多有善言,但他早在2月已先行访问了美国,达成了双方在气候相关问题上的合作,而在访华之后,卢拉也会到访阿联酋,本年稍后也许会有到访非洲的行程。而且,对于中国变成世界“第二极”的演进,卢拉也有其应对之道——早在1月,卢拉就曾到访刚开展对华自贸谈判的乌拉圭,主张先让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同欧盟落实自贸协议,再以共同市场的整体实力与中国谈判,而非由巴拉圭一个小国对华谈判,明显是在摆弄相对实力的游戏。
从俄乌战争到中美对峙,我们都看到一大堆国家坚定不站队的立场,其中之一就是巴西。虽然大家都在谈多极化世界,可是对于像巴西这样的国家而言,其眼中的多极化世界与中国的或者法国的,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